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报告艾滋病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3例,并结合文献搜索讨论其有效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例艾滋病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其有效治疗方法。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皮肤瘀点、瘀斑,其中2例伴发黏膜出血。3例患者中2例在出现血小板减少时未启动抗病毒治疗,另1例患者已行抗病毒治疗2年,但CD4+ T淋巴细胞计数仍<200个/μl。3例患者均使用甲泼尼松龙联合强效抗病毒治疗,后续贯泼尼松龙巩固治疗。1例患者激素治疗无效,行脾切除术。经过治疗3例患者血小板均逐渐恢复并出院。结论 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可能与HIV在体内持续活跃复制有关,早期以强效抗病毒治疗联合激素冲击疗法为首选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告艾滋病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3例,并结合文献搜索讨论其有效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例艾滋病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其有效治疗方法.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皮肤瘀点、瘀斑,其中2例伴发黏膜出血.3例患者中2例在出现血小板减少时未启动抗病毒治疗,另1例患者已行抗病毒治疗2年,但CD4+T淋巴细胞计数仍<200个/μl.3例患者均使用甲泼尼松龙联合强效抗病毒治疗,后续贯泼尼松龙巩固治疗.1例患者激素治疗无效,行脾切除术.经过治疗3例患者血小板均逐渐恢复并出院.结论 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可能与HIV在体内持续活跃复制有关,早期以强效抗病毒治疗联合激素冲击疗法为首选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结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初始ART的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及再感染情况。结果?共纳入728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其中99.6%为男性,97.7%为同性性传播感染者,ART时间中位数为950(691,1217) d,从诊断到开始ART的中位时间为15.5(8.0,41.0) d,诊断至开始ART时间≥180 d以上的患者占14.7%(107/728)。经过治疗,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了242(130,369)个/μl,99.3%(723/728)的患者HIV载量控制在400拷贝ml以内。经足量、规律驱梅治疗6~12个月后,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率为18.4%(134/728)。结论?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经长期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良好,梅毒的复发和/或再感染率较高,梅毒足量规则治疗的同时,加强性健康宣教和定期随访复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初始ART的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及再感染情况。结果?共纳入728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其中99.6%为男性,97.7%为同性性传播感染者,ART时间中位数为950(691,1217) d,从诊断到开始ART的中位时间为15.5(8.0,41.0) d,诊断至开始ART时间≥180 d以上的患者占14.7%(107/728)。经过治疗,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了242(130,369)个/μl,99.3%(723/728)的患者HIV载量控制在400拷贝ml以内。经足量、规律驱梅治疗6~12个月后,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率为18.4%(134/728)。结论?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经长期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良好,梅毒的复发和/或再感染率较高,梅毒足量规则治疗的同时,加强性健康宣教和定期随访复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