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1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科收治的30例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以咳嗽为主的呼吸道症状、以发热为主的中毒症状、以细菌感染为主的合并症;男性患者较多;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农民工、学历较低者发病率较高;B超检查结果异常情况以肝大为主,其次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影像学表现常见的类型为双肺中下叶、胸膜病变。结论:AIDS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和肺结核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鉴别难度非常高,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痰涂片、痰培养等方式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艾滋病(AIDS)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结核病(TB)是艾滋病病人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同时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病人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结核分枝杆菌(MTB),两者可相互促进,使艾滋病病人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并最终可能发展为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TB-IRIS)。目前针对这类疾病的研究不多,主要依赖临床医师的经验进行诊断和治疗。该文对AIDS合并TB-IRIS的发病机制及其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防治并发症,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脑脊液病原宏基因组第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技术对艾滋病患者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100例艾滋病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同时将脑脊液样本送检mNGS和传统病原学检测, 分别计算2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Youden指数等,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00例患者中68例临床最终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mNGS诊断灵敏度为76.5%(52/68), 特异性为100.0%(32/32), Youden指数为0.765, 阳性预测值为98.1%(52/53), 阴性预测值为68.1%(32/47);传统病原学检测呈阳性, 其灵敏度为25.0%(17/68)、特异性为84.4%(27/32)、Youden指数为0.094, 阳性预测值为53.1%(17/32)、阴性预测值为34...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地黄叶总苷胶囊对核苷类药物所致肾损伤的疗效及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方法使用阿德福韦酯(ADV)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乙型肝炎小鼠肾损伤模型, 造模1周及2周检测各组肾功能, 造模2周时检测肾脏组织线粒体自噬指标, 透射电镜检测肾脏组织线粒体自噬现象。后分别予地黄叶总苷胶囊或等渗盐水对肾损伤小鼠灌胃治疗8周, 检测肾功能, 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并检测肾脏组织线粒体自噬指标。观察不同浓度毛蕊花糖苷(地黄叶总苷胶囊主要有效成分)对ADV引起HK-2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ADV以及ADV加毛蕊花糖苷组。观察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毛蕊花糖苷对HK-2细胞线粒体自噬指标的影响。收集50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出现肾损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29例按常规治疗, 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 8周检测血清肌酐(Scr)、尿蛋白。统计学方法用χ2 ?或t检验。结果 ADV组造模2周引起HBV小鼠肾功能损伤, ADV组肾组织自噬指标表达高于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到ADV组肾脏组织线粒体自噬现象。与对照组相比, 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2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贵阳市50岁及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并探索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感染科门诊就诊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521例HIV感染/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521例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后,显效262例,有效207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为90.0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治疗前WHO临床分期、合并症、服药依从性的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60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治疗前WHO临床分期3期、有合并症、服药依从性差均是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贵阳市50岁及以上HIV感染/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疗效相对较好,治疗期间需关注年龄、文化程度、治疗前WHO临床分期等因素,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依非韦伦(EFV)、3TC+TDF+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3TC+TDF+多替拉韦(DTG)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后,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D3+CD4+T细胞计数绝对值、CD3+CD4+/CD3+CD8+细胞比值、HIV病毒载量(HIV-RNA)指标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2017年11月至2021年09月感染科门诊随诊HIV感染者/AIDS患者150例。治疗方案分别是:(1)3TC+TDF+EFV;(2)3TC+TDF+LPV/r;(3)3TC+TDF+DTG。分析对比不同药物方案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前后CK、CK-MB、CD3+CD4+T细胞计数绝对值、CD3+CD4+/CD3+CD8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53例艾滋病伴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艾滋病合并T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艾滋病合并TM感染患者以男性居多,农村患者多于城镇,大部分患者均经抗病毒治疗。53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发热,咳嗽47例,消瘦39例,乏力29例,皮疹20例;实验室检查显示多数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升高及贫血均较多。所有患者血培养均培养出TM。53例患者中,孢子菌肺炎24例应用磺胺甲噁唑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10例采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真菌感染47例使用伊曲康唑治疗。23例患者好转出院, 28例患者自动出院, 2例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TM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还可伴有其他症状,也有血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好发于CD4+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