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白冰珂  侯俊 《传染病信息》2021,34(5):393-397
昼夜节律是由内源性时钟调节的多个生物过程的日常振荡,调控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节律紊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等.最近将昼夜节律系统作用研究扩展到了感染的调控,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疾病结局.深入了解昼夜节律系统在调节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将为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抗病毒治疗、疫苗研发等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昼夜节律与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包括昼夜节律如何影响病毒感染以及病毒如何调节节律以促进自身复制的关键发现,突出昼夜节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自2022年4月以来,多国陆续报道了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截至5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已有33个国家报告了至少650例。目前,其病因仍无定论,有部分病例检测出腺病毒,也有推测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发的特殊免疫应答有关。本文就近期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可能病因等方面的研究和报道进行概述,并从传染病和儿童肝病的角度探讨应对策略及措施,以使我国在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的监测管理方面做到未雨绸缪,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了解2018—2021年北京地区流行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的基因型别特征,为水痘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8—2021年我中心收治的157例水痘病例,检测VZV核酸,对阳性样本的VZV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22、ORF38、ORF54和ORF62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分析ORF22的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确定病毒分支,评估ORF38(PstI)、ORF54(BglI)和ORF62(SmaI)的限制性酶切位点,确定野生株和疫苗株。结果?157例水痘患者中有91例VZV阳性,其中39例ORF22区测序成功,其与VZV clade 2基因型的代表株VOka的6个SNPs完全相同。亲缘关系分析发现,此39株与clade 2代表株均位于同一分支。通过比对ORF22序列发现仅有1条存在A37990G突变。在上述39例样本中ORF38、ORF54和ORF62全部测序成功28例,通过酶切位点分析发现,本研究获得了28株病毒酶切位点均为 PstI+BglI+SmaI+-,与既往我国报道的clade 2基因型野生株相同。结论?2018—2021年北京地区临床发现VZV毒株均为clade 2基因型野生株,未发现疫苗株感染病例。本研究提示加强原有疫苗接种仍可起到有效预防VZV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昼夜节律是由内源性时钟调节的多个生物过程的日常振荡,调控机体的各种生理变化。节律紊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等。最近将昼夜节律系统作用研究扩展到了感染的调控,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疾病结局。深入了解昼夜节律系统在调节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将为病毒性传染病的致病机理、抗病毒治疗、疫苗研发等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昼夜节律与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包括昼夜节律如何影响病毒感染以及病毒如何调节节律以促进自身复制的关键发现,突出昼夜节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新型血清学标志物HBVRNA、HBV核心抗原相关抗原(HBcrAg)、HBV核心抗体(anti-HBc)及肝组织HBV总DNA(t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不同类型HBV感染中的检出特点。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肝组织活检的227例不同疾病类型的HBV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HBVRNA、HBcrAg、anti-HBc定量及肝组织HBVtDNA、cccDNA水平,比较分析各指标的特征以及抗病毒治疗对其的影响。结果 在16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中,HBV RNA检出率为25.0%(4/16),HBcrAg检出率为93.8%(15/16),肝组织HBV tDNA及cccDNA检出率分别为87.5%(14/16)及81.3%(13/16)。在18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34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其HBVRNA和HBcrAg定量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anti-HBc定量明显高于未治疗组(P<0.05)。在18例肝硬化(LC)患者中,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对人血管生成因子bFGF基因转录的激活作用并确定其作用于bFGF基因启动子的区域,分析HBx激活bFGF基因转录可能的分子机制,为揭示HBx促进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运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从人肝癌HepG2细胞cDNA文库中扩增出bFGF基因启动子DNA序列;从含完整HBV DNA序列的表达载体中扩增HBx编码序列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 CDNA3-FLAG中,将HBx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中,裂解细胞进行蛋白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检测HBx蛋白的表达;将HBx表达载体和含bFGF基因启动子不同区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共转染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检测HBx对bFGF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在肝癌细胞中HBx过表达对ER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成功克隆了HBx并使其在肝癌细胞中得到表达;成功克隆了bFGF基因启动子2.2 kb、1.4 kb、720 bp和360 bp的区段;在肝癌细胞SM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