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曾玉华  刘凤仁  梅树江 《传染病信息》2020,33(5):441-443,451
目的 了解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年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以及病原体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龙岗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5 116例,发病率为311.45/10万。2018年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期为5—11月,全年高峰出现在5月。各街道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1.52∶1,发病人群中以5岁以下幼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6.23%。病原体疫情监测显示阳性标本中以其他EV阳性率最高,占41.28%,其次为Cox A16型,占15.12%。结论 2018年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保持夏秋季节高发的特点,发病人群以0~5岁年龄组为主,病原体流行趋势为其他EV阳性率增加。因此,须加强手足口病监测,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8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年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以及病原体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龙岗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5 116例,发病率为311.45/10万。2018年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期为5—11月,全年高峰出现在5月。各街道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1.52∶1,发病人群中以5岁以下幼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6.23%。病原体疫情监测显示阳性标本中以其他EV阳性率最高,占41.28%,其次为Cox A16型,占15.12%。结论 2018年龙岗区手足口病流行保持夏秋季节高发的特点,发病人群以0~5岁年龄组为主,病原体流行趋势为其他EV阳性率增加。因此,须加强手足口病监测,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3.
卢茜  高世同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10):959-963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和所实行的防控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新冠病毒疫情下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深圳市疟疾疫情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流行情况、采取的措施及防治效果。结果 2017—2021年深圳市共报告104例疟疾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97.1%由非洲输入;以恶性疟为主,占80.8%;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年龄段占发病人数的81.7%;患者以境外务工人员居多,占59.6%。全年各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8月最多13例,其次是9月12例。2017—2021年共布放诱蚊灯709台,共捕获蚊子3 523只,平均蚊密度为2.60只/灯·夜,未发现有按蚊,优势蚊种均为致倦库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市从完善多部门合作联防的工作机制、加强筛查与监测、人员培训、蚊媒控制、物资保障等几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转运、早隔离和早治疗。结论 深圳市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全面实施一系列防控输入性疟疾措施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实现了及时识别发现病例并有效救治,阻止了疟疾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防止疟疾疫情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