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院ICU病房在临床分离菌中,2006年-2007年两年中总体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占首位,而2007年鲍曼储血不动杆菌跃至第一位,且两年检出率逐年上升。将我院最常见菌种的体外药敏进行动态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钟文  叶磊  童磊  王昊 《安徽医药》2017,21(2):315-318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Snail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对奥沙利铂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过表达Snail蛋白和空载质粒的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差别,以及RNA敲除-糖蛋白(P-gp,编码基因ABCB1)蛋白的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过表达Snail对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Snail对P-gp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转录因子Snail可以明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对奥沙利铂产生耐药性.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过表达Snail明显提高了P-gp蛋白编码基因ABCB1的表达,而对其它耐药基因如ABCC1、ERCC1等没有明显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Snail可以促进P-gp蛋白的表达.敲除P-gp蛋白可以明显提高HCT116细胞对于奥沙利铂的敏感性.结论 过表达Snail可以明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其机制与Snail促进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培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HP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2月于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就诊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窦黏膜病灶组织进行HP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HP培养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四联疗法治疗方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四联疗法方案(甲硝唑、呋喃唑酮、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指导临床治疗,2组患者均完成2周药物治疗,比较2组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 G-17)、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 PGI)、胃蛋白酶原II(pepsinogen II, PGII)水平,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60例患者完成HP培养,其中56例患者阳性,阳性率为35.00%(56/16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率排在前2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96.43%,54/56)和四环素(92.86%,52/56)。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血清G-17、PGI及PGI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血清G-17、PGI及PGI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清G-17、PGI及PGII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疗程完毕后,随访4、8、12个月时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安徽淮南地区HP感染后培养阳性率较高,且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HP培养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不仅有助于改善血清学水平,提高HP根除率,而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凝血酶是凝血酶原在凝血活酶作用下降解而成,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其分子中含有萘酚醌基团,呈水溶性球蛋白特征。在 pH3.4~5.1时被沉淀,在强酸,强碱溶液中或加热至60℃时均被破坏,具有很强的凝血作用,以往认为,10毫升血浆所产生的凝血酶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淮南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培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HP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2月于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就诊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取胃窦黏膜病灶组织进行HP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HP培养阳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四联疗法治疗方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药敏试验选择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四联疗法方案(甲硝唑、呋喃唑酮、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指导临床治疗,2组患者均完成2周药物治疗,比较2组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 G-17)、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 PGI)、胃蛋白酶原II(pepsinogen II, PGII)水平,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60例患者完成HP培养,其中56例患者阳性,阳性率为35.00%(56/16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率排在前2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96.43%,54/56)和四环素(92.86%,52/56)。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血清G-17、PGI及PGI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血清G-17、PGI及PGI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血清G-17、PGI及PGII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疗程完毕后,随访4、8、12个月时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安徽淮南地区HP感染后培养阳性率较高,且对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HP培养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不仅有助于改善血清学水平,提高HP根除率,而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吞噬黑素化马尔尼菲青霉(PM)后的自噬水平变化,并探究雷帕霉素通过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杀灭该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含多巴培养基培养获得酵母相黑素化PM,蛋白质印记法检测黑素化及常规PM刺激后Ana-1细胞Ⅱ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Ⅱ)的表达水平,并检测雷帕霉素预处理后Ana-1细胞LC3 Ⅱ的表达水平,继而采用免疫荧光法显示LC3 Ⅱ与黑素化PM在细胞内的定位;通过菌培养测算雷帕霉素的直接抗菌作用,并检测有无雷帕霉素预处理的Ana-1细胞对黑素化PM的杀菌效能.结果 Ana-1细胞吞噬黑素化PM后自噬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雷帕霉素处理后染菌的Ana-1细胞LC3 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9,P<0.05),并且菌体与LC3蛋白呈共定位关系.雷帕霉素处理后Ana-1细胞与黑素化PM共孵育3h(P=0.026)和6h(P=0.014)后菌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而相同条件下单纯的Ana-1细胞或雷帕霉素无明显杀菌作用.结论 黑素化PM抑制巨噬细胞的自噬活化,雷帕霉素可通过诱导自噬提高巨噬细胞对该菌的杀菌效能.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