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8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尖锐湿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 ,主要因性接触传播的疾病 ,少数人可通过日常用品如 :内裤、浴巾、浴盆传染 [1 ] 。因衣物污染引起巨大尖锐湿疣的病例较为罕见。我院皮肤科收治 1例因衣物污染致外阴巨大尖锐湿疣患者 ,入院后经手术治疗 ,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 ,严格消毒隔离 ,未引起交叉感染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女性患者 ,19岁 ,无性接触史 ,2年前曾到一繁杂游乐场所租用他人的游泳衣。外阴皮肤初起几个散在小丘疹 ,约 3个月左右发现外阴部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 ,不痛不痒 ,缓慢增大。 1年后如拳头大小 ,影响其穿内裤 ,行走不便而来就…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因人种、民族、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 ,HLA抗原分布可出现较大的差异 ,其与SLE相关的抗原型与基因型亦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对广西汉族SLE的HLA DRB1基因进行分型研究。基金项目 :广西科学基金项目 ( 9912 0 41)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郑文军、梁伶、苏家光、刘栋华 ) ,内分泌科 (罗佐杰 )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潘尚领 )通讯作者 :苏家光 ,5 3 0 0 2 1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Ema…  相似文献   
3.
36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组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性疾病.支原体是引起NGU的病原体之一.目前临床上难治性NGU越来越多,为了探讨其原因,更清楚地了解支原体感染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我们对的36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支原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 18例患者进行症状和身体评估 ,3例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做好对症护理。结果 :18例患者中 9例死亡 ,6例自动出院 ,3例患者坚持药物治疗 ,定期复查 ,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准确评估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合理的饮食方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治疗的银屑病患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指导和护理、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教育、休息活动计划的制定、皮肤护理等方面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与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本院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饮食合理性的重视程度提高,日常生活中饮食注意提高,合理饮食比例升高,治疗效果较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病情,促使其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27例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外周血涂片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寻找早期识别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 TSM)的指标。方法 收集通过外周血涂片诊断的27例AIDS合并TSM患者作为AIDS合并TSM组;同时选取单纯HIV感染者、AIDS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对3组的白细胞散点图特点、白细胞手工分类计数、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对3组的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转氨酶及1,3-β-D真菌葡聚糖(BD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IDS合并TSM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均在有核红细胞区域出现散点,外周血涂片均可见有核红细胞,同时可见幼稚、畸形的中性粒细胞。单纯HIV感染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和血涂片形态未见异常。AIDS合并其他并发症组的散点图有部分出现中性粒细胞散点上移,血涂片可见幼稚、畸形的中性粒细胞。3组的白细胞分类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AST、ALT、BDG、CD4+ 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IDS合并TSM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和外周血形态有异常表现,有核红细胞的出现为特异性提示,且中性粒细胞比例、AST和BDG水平增高,CD4+ T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喉曲菌病     
喉曲菌病极为罕见。报告6例喉曲菌病,其临床特点是:①患者健康状况良好;②声嘶是唯一首发症状;③声带见白色附着物;④活检为化脓性、肉芽性及坏死性炎症,组织内见珊湖状分枝分隔菌丝及孢子;⑤真菌培养长出烟色曲菌菌落,镜检见分枝分隔菌丝及烧瓶样顶囊,顶生性小梗及孢子;⑥用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愈,经长期随访均无复发。讨论了病因,诊断及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8.
隐翅虫皮炎是因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具有强刺激性的毒液引起的中毒性皮炎.夏秋季节多发,雨后闷热天气尤为多见,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而皮损广泛,症状严重需住院治疗的病例较为罕见,我院于2007年2月收治1例重症泛发性隐翅虫皮炎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12 d后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硬皮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皮病是以皮肤及各种内脏器官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种结缔组织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为探讨硬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人们从流行病学、血管学说、胶原代谢、免疫学及遗传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该病与种族、地域分布差异、自身抗体、细胞因子以及基因等密切相关。目前研究的热点是细胞因子与本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之一,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病,该病伴有明显神经痛,疼痛的程度与年龄成正比,老年患者往往遗留下顽固的神经痛后遗症,或局部感觉异常,神经营养障碍或局部永久性的萎缩斑。现将我科1997~1999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He-Ne激光治疗组60例,年龄6~87岁,其中男30例,女30例,男:女=1:1,20~40岁15例,41~60岁21例,61~80岁19例,80岁以上5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