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bd-2、Ki-67和bax(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栓测bd-2、Ki-67和bax蛋白在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55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送情况.结果 Ki-67、bcl-2和bax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56.4%和16.49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阳性率分别为42.6%、33.8%和36.8%,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7%、14.5%和58.2%,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从子宫颈正常组织→上皮内瘤变一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 Ki-67和bcl-2蛋白可能参与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李丹  刘泽美  王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505-2506
滋养细胞肿瘤是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而来的肿瘤,其中绒癌是滋养细胞肿瘤中最恶性的肿瘤,散在的滋养细胞增生广泛侵入肌层,不仅造成局部严重破坏,更易通过血运早期转移至全身各脏器,细胞破坏性强,易至病人死亡。所以滋养细胞肿瘤病人在化疗时,用药量很大,需接近于中毒剂量,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但不良反应也比较明显。使用不当可为病人带来严重危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王晓琴  杨志惠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37-2138
目的:探讨四川人群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PCR-RFLP检测123例宫颈癌病人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5例正常人群XRCC1 Arg194Trp、Arg280His多态性分布及与宫颈癌风险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Arg194Trp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个体患宫颈癌风险相关,等位基因Trp可能增加个体患宫颈癌的风险(0R=1.617,95%CI=1.101~2.374,P<0.05),Arg280His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rg194Trp多态性可能与宫颈癌风险相关,Arg280His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汉市某医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广汉市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96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新生儿各项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新生儿院内感染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64例新生儿中,41例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25%。感染部位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多见,共25例(60.97%),其次为血液感染9例(21.95%),皮肤感染7例(17.07%)。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共25株(60.97%),其中大肠埃希菌14株(34.14%),肺炎克雷伯菌11株(26.82%);革兰阳性球菌共14株(34.1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9.75%),肠球菌属8株(19.51%);真菌2株(4.87%)。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体质量、Apgar评分、使用呼吸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周均是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经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2.5kg)、Apgar评分(<5分)、使用呼吸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周均是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胎龄并非是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仍然有一定几率发生院内感染,体质量、Apgar评分、使用呼吸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bcl-2、Ki-67和bax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Ki-67和bax蛋白在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55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Ki-67、bcl-2和bax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56.4%和16.4%,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阳性率分别为42.6%、33.8%和36.8%,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7%、14.5%和58.2%,差异有显著性(P&lt;0.05)。bcl-2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从子宫颈正常组织→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发展过程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Ki-67和bcl-2蛋白可能参与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肌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其治疗手段以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药物保守治疗等方式为主[1]。由于卵巢、子宫均是机体质量要的内分泌调节器官,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卵巢切除必然会对其内分泌造成一定影响[2]。本研究分析了肌瘤剔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及结局。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12月广汉市人民医院295例剖宫产术后和20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将其再次行剖宫产的285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285例进行对照。将进行阴道分娩的30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阴道分娩30例进行对照。结果 315例中46例行阴道试产,30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5.2%。再行剖宫产285例,手术率90.5%。阴道分娩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行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比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组高,平均住院天数、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均较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对有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易理华  刘娅 《四川医学》2012,33(7):1232-1233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对母儿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延期妊娠256例(观察组)与同期正常足月分娩3036例(对照组),分别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巨大儿、产后出血、产褥病率以及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延期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巨大儿、产后出血、产褥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延期组的剖宫产率及平均住院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延期妊娠应积极加强监护,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处理,以减少对母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晓琴 《中外医疗》2013,32(13):13-14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的各种相关症状及临床表现,探讨其采用手术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充分考虑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要求以及体内肌瘤所在位置、大小和数目,正确选择手术方式。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的原有症状基本消失,手术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手术后把所有标本送去进行病理检查,证实都是子宫肌瘤。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肌瘤变性患者有10例,其中有4例玻璃样变,3例钙化,2例囊性变,1例肉瘤样变,该组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愈出院。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是医生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在保护患者卵巢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斯妊娠引产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85例足月孕妇(孕周38~42)进行观察研究,米索前列醇组140例,用25μg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阴道后穹隆上药;对照组145例,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结果:米索引产组(实验组)引产成功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2.75%(P〈0.05);实验组诱导产兆时间及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应用催产素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胎儿、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产道撕伤、产后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5μg米索阴道用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方法简单、可靠、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