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确诊后一年内高危性行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相关资料,描述性行为发生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分析HIV/AIDS确诊后一年内高危性行为的相关因素。 结果 2 528例HIV/AIDS中,确诊前性行为发生率60.48%而确诊后一年内在57.09%~60.11%之间,女性(趋势χ2 = 5.417,P = 0.020)和未婚者(趋势χ2 = 6.684,P = 0.010)确诊后一年内的性行为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男性(趋势χ2 = 4.301,P = 0.038)、已婚(趋势χ2 = 4.061,P = 0.044)和ART者(趋势χ2 = 4.783,P = 0.029)的性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高危性行为发生率由61.61%下降至3.98%(趋势χ2 = 1 606.933,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已婚(OR = 2.374,95%CI:1.478~3.811)和未ART者(OR = 1.837,95%CI:1.431~2.358)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性别和年龄亚组分析显示,已婚和未接受ART治疗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方向保持一致。 结论 HIV/AIDS确诊后一年内仍保持性活跃且存在高危性行为,仍具备二代传播、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和不同HIV型别毒株或耐药毒株风险,应提供精准干预,促进HIV/AIDS坚持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云南省2004~2022年经母婴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云南省经母婴传播HIV感染儿童抗病毒治疗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疗HIV感染患儿的基本特征、不同年份启动ART治疗儿童数量和年龄分布情况;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ART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入组接受ART治疗的患儿数量自2004年起随年份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2013年后逐年下降。截止2022年8月全省1451例在治患儿中,男性占48.45%;目前年龄16.4(12.8, 18.7)岁;开始ART年龄7.0(4.2, 9.8)岁;已接受ART治疗时间8.6(5.5, 10.8)年;确诊HIV/艾滋病(AIDS)到启动ART间隔时间5.1(0.7, 29.5)个月;病毒完全抑制率为68.16%(989/1451), ART治疗失败率为20.68%(300/1451)。单因素分析显示:ART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开始ART年龄、已接受ART治疗时间、确诊HIV/AIDS到启动ART间隔时间、目前ART方案、是否更换...  相似文献   
3.
评价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搜集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 2013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分析显示,恶性肿瘤是导致云南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已成为严重威胁云南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州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根据2014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系统资料,应用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等对大理州居民的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恶性肿瘤防制工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大理州居民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数据,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Excel 2007计算2014年大理州各类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2014年大理州恶性肿瘤死亡人数2 848例,死亡率为80.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43/10万,占全死因构成比的13.61%.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病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道癌.恶性肿瘤死亡造成居民PYLL为41 021人年,PYLLR为11.52‰,AYLL为14.40年,其中肝癌的潜在减寿年数最高.结论 大理州恶性肿瘤呈高发状态,其中肺癌,及以肝癌、胃癌、肠癌、食道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健康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应作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的一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准确、快速地检测新型隐球菌感染对于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现有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新兴发展检测技术,为早期、快速、高效地诊断新型隐球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疫情网上报的1033例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患者临床特点、血清型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的发病以男性患者居多,年龄多集中在41~60岁,职业以农民居多,夏季的发病数较高。患者以高热、皮肤溃疡或焦痂以及畏寒等临床症状为主。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61.28%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9/L,55.57%的患者血红蛋白<120 g/L,63.41%的患者C反应蛋白>8 mg/L,50.73%的患者ALT>50 U/L。恙虫病东方体血清型以Kato为主,基因型以groEL为主,与既往临床报道的AH-GD-OT-S6(GQ499933)、UT332(EF551306)、Kato(AY191586)、Karp(M31887)和ZJ-TT-OT-O21(GQ499953)株在同一个分支上。结论 云南省祥云县已经成为恙虫病流行的重要地区之一,开展恙虫病的血清型及基因型检测对恙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2019-nCoV感染者胸部CT变化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3月收治的2019-nCoV感染者分为胸部CT异常组及正常组,对CT数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9例2019-nCoV感染者的年龄与全肺实变影大小及磨玻璃密度影大小均呈正相关(r=0.34,r=0.48,P<0.05),年龄与全肺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40,P<0.05);肺炎者占64.1%,其中双肺病变占80.00%,一侧病变占20.00%;肺部CT有无异常,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下降,CRP、CD8+计数、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肺部病灶大小与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D8+及CD3+计数呈负相关,与CRP、GGT呈正相关.结论 2019-nCoV感染者双肺病灶常见;年龄越大,肺部病灶越多;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D8+及CD3+计数越低,CRP及GGT越高,肺部病灶越多,可以作为早期预警肺炎及病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2019-nCoV感染者胸部CT变化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2~3月收治的2019-nCoV感染者分为胸部CT异常组及正常组,对CT数据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9例2019-nCoV感染者的年龄与全肺实变影大小及磨玻璃密度影大小均呈正相关(r=0.34,r=0.48,P<0.05),年龄与全肺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40,P<0.05);肺炎者占64.1%,其中双肺病变占80.00%,一侧病变占20.00%;肺部CT有无异常,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下降,CRP、CD8+计数、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肺部病灶大小与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D8+及CD3+计数呈负相关,与CRP、GGT呈正相关.结论 2019-nCoV感染者双肺病灶常见;年龄越大,肺部病灶越多;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D8+及CD3+计数越低,CRP及GGT越高,肺部病灶越多,可以作为早期预警肺炎及病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农民工群体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特征变化趋势以及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 2012-2014年连续三年采用固定场所连续抽样法,对大理市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样本量为每年400人.结果 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79.8%上升到98.5%(x2=80.1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年龄为艾滋病知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农民工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无明显趋势变化(r=-0.238,P=0.149);临时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8.6%、46.4%和56.3%;与配偶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从4.8%增加到6.3%(r=0.048,P=0.031).农民工三年HIV感染率为分别为0.0%、0.0%和0.5%.结论 针对农民工群体的艾滋病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安全套使用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临时性行为比例出现上升,应引起关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针对该群体继续加强艾滋病的综合干预,特别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和年龄较大的农民工的干预,扩大干预和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地分析HIV/AIDS患者超声心动图出现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HIV/AIDS患者(386例),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86例的研究对象中,54.1%(209/386)的患者吸烟、45.3%(175/386)的患者饮酒,合并高血压者占20.7%(80/386)、合并糖尿病者占21.5%(83/386)、合并高脂血症者占25.1%(97/386)。HIV/AIDS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异常率为40.2%(155/3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 44岁(OR=3.579,95%CI 2.200~5.823)、有高血压(OR=1.847,95%CI 1.075~3.175)、有高脂血症(OR=1.868,95%CI 1.120~3.115)、接受ART治疗(OR=1.855,95%CI 1.029~3.345)是HIV/AIDS患者超声心动图出现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 44岁、有高血压、有高脂血症、接受ART治疗是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