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82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10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尿酸结石的诊断及治疗(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2001年9月~2005年4月对16例尿路尿酸结石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B超、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和(或)逆行插管造影及螺旋CT检查;对2例膀胱结石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均考虑为尿酸结石;所获标本均做成分分析证实为尿酸结石。全部服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剂(友来特),个别加服别嘌呤醇片。调节友来特剂量使尿液pH值维持在6.8左右。结果:14例上尿路结石和2例膀胱结石均溶尽或缩小后排出。结论:结合全身情况选择碱化尿液溶石治疗安全、疗效好,为目前尿酸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氧自由基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氧自由基在大鼠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及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B组,n=48,其中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及热休克预处理后烫伤组(HB组,n=48,其中8只大鼠作为实验对照),观察各时相点两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胃黏膜丙二醛(MDA)及胃黏膜细胞SOD活性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细胞中HSP 70表达变化。结果:大鼠严重烫伤后胃黏膜细胞SOD大量消耗,MDA显著增加,胃黏膜损害明显;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HB组较B组大鼠胃黏膜HSP 7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降低胃黏膜细胞SOD的消耗,减少MDA的产生。胃黏膜损伤指数(UI)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695,P<0.01),与HSP 70呈显著负相关(r=-0.794,P<0.01);胃黏膜SOD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823,P<0.01),而与HSP 70呈显著正相关(r=0.527,P<0.05)。结论: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存在氧自由基损伤;热休克预处理可显著减轻烫伤大鼠胃黏膜氧自由基损伤,保护机制与HSP 70保护抗氧化酶SOD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脊柱感染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增高,但由于起病隐匿、表现无特异性,临床确诊前常常存在很长的延迟期,导致该病致残致死率较高。磁共振成像在脊柱感染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该文的目的是通过介绍脊柱感染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提高对其MRI表现的理解并进行鉴别诊断,以期实现早期诊断、改善长期预后及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4.
金边瑞香浸膏对小鼠血清IFN-γ、IL-4、IL-1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var.marginata,DOVM)浸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1、2、4、8、16 g/(kg.d)DOVM浸膏组共6组,每组10只。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分别灌胃给药0.02 mL/g,1次/d,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0.02 mL/g,1次/d,连续14 d。常规分离血清后,采用生物素双抗体ELISA夹心法(ABC-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IFN-γ、IL-4、IL-18的水平。结果1 g/(kg.d)DOVM浸膏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组与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血清IFN-γ、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OVM浸膏不同浓度组间血清IFN-γ、IL-18水平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 g/(kg.d)DOVM浸膏对小鼠IL-4的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住院病人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深入了解住院病人存在的护理需求,为护士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aslow的需要层次壶论为框架访谈了江西省某医院11位住院病人和8位临床护士。结果经过分析了解到病人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59项护理需求和病人对医院工作的一些要求。结论医院各部门和护士要重视病人的护理需求。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的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50例行^1H-MRS检查的不同组织类型来源颅脑肿瘤患者,术后均经病理明确诊断,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复合胆碱(Cho)、乳酸(Lac)、脂质(Lip)峰值,计算肿瘤NAA/Cr、Cho/Cr、NAA/Cho以及肿瘤NAA/正常NAA、肿瘤Cho/正常Cho、肿瘤Cr/正常CT的比率。结果颅脑肿瘤Cr下降,Cho升高,但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Cr、Cho变化无显著差异。脑肿瘤NAA下降明显,其中不同组织类型中脑膜瘤、胶质瘤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低于听神经瘤和转移瘤(P〈0.05)。胶质瘤的NAA/Cr明显低于转移瘤和听神经瘤,P值分别为0.015、0.028。各肿瘤的Cho/Cr无显著差异。结论^1H-MRS是研究肿瘤代谢的有效方法,肿瘤NAA/正常NAA、NAA/Cr有助于颅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在无手术刺激状态下,老年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不同镇静程度与效应部位血药浓度(CE)、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相关性。方法:择期老年手术患者18例,年龄65~78岁,ASAⅠ~Ⅱ级,所行手术不限。全麻诱导前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镇静,靶浓度由0.5 mg/L开始,递增梯度为0.5 mg/L,间隔时间为5 min,直至镇静评分(OAA/S)为0后5 min停止。试验中,监测并记录患者的BIS、MAP、HR值,间隔20 s行OAA/S镇静评分。记录靶控输注系统预测的效应部位浓度值(CE),每变化0.5 mg/L时的数值及时间。结果:①镇静深度的变化与CE、BIS、MAP呈线性回归关系:与CE呈负相关(r=-0.925,P<0.01),与BIS、MAP呈正相关(r=0.858,r=0.564;P均<0.01)。相关性的程度依次为CE>BIS>MAP。HR与OAA/S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②BIS能很好反映患者镇静深度的变化,可作为其监测的敏感指标。结论:效应部位的异丙酚浓度决定镇静程度的深浅及OAA/S评分的大小,作为新的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指标,BIS可很好地反映靶控输注异丙酚对老年患者的镇静程度,而作为传统的监测指标,MAP、HR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灵敏度较差。  相似文献   
108.
缺血性卒中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个大规模、多中心、随机试验发现,天然肝素(UFH)或低分子肝素(LMWH)并不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总体预后。紧急抗凝可预防长期卧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伴房颤及附加危险因素,如附壁血栓和(或)新发心肌梗死的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具有较高复发性卒中危险,若无显著出血可紧急抗凝。华法令抗凝可作为伴心房纤颤卒中患者的初级和二级预防。颅内静脉窦栓塞形成、颈动脉夹层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可常规抗凝,而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综合征患者长期抗凝治疗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影像表现,评价CT检查对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价值,及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胸部CT影像表现。178例均行CT平扫,其中73例行增强检查。结果:(1)共292处气管、主支气管及叶段支气管受累,右肺稍多于左肺,累及双上、左下肺叶、双侧主支气管最多。(2)发病年龄以21~50,61~80岁范围的人员多见。(3)局部CT影像特点为:①病变范围较广,常见多个支段受累。本组病例中有60例累及2叶段以上;②病变支气管范围长,多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连续或间断受累;③管腔多为不规则狭窄,有串珠状改变;④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但其管壁外径未见增大,即中心性增厚,内径缩小。本组有152例管壁有增厚,伴管壁密度增高或钙化;⑤肺部多见结核并发灶。本组约有130例肺部合并病灶,105例有相应部位的肺不张;⑥肺门纵膈一般无肿块影。病变支气管壁的表现与支纤镜病理分型有相关性。结论:CT对显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累及范围有一定的优势,对临床确诊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大致分期、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脱套伤的效果。方法:对16例拇指脱套伤,急诊采用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年,拇指外形美观,皮瓣质地柔韧,拇指对掌功能正常,生活自理。结论:采用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脱套伤具有简单易行、血供好、成活率高、修复后拇指外形美观、功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