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23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58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982.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国内外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今后国内开展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与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SBAR沟通应用医疗领域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13日,利用VOSviewer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发文机构、期刊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并生成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图。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938篇,其中中文文献834篇,英文文献104篇,国内医疗领域SBAR沟通模式研究热点涉及交接班、转运交接、病情汇报、护理临床带教等;主要应用对象为危重患者、新生儿、护生;主要评价指标为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国外医疗领域SBAR沟通模式研究主要应用范围为临床交接班、转运交接、模拟教学等;主要应用对象为危重患者、新生儿、护生;主要评价指标为各类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 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多,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质量有待提高,今后可深入探索适合各专科的SBAR沟通模式,加强各机构间的合作,进行多学科、多中心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探究阿魏酸在减轻大鼠脑梗死过程中对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和神经元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以及阿魏酸25、50、100 mg/kg组。采用Longa线栓法构建脑梗死模型,梗死期间,模型组尾iv生理盐水,阿魏酸组分别尾iv 25、50、100 mg/kg的阿魏酸治疗,尼莫地平组尾iv 20 mg/kg尼莫地平,给药3 d。完成给药后24 h,对各组大鼠开展神经功能评分,完成后取大鼠血液检测外周血糖值,再通过PET/CT实验检测缺血区葡萄糖摄取水平。将大鼠处死后全脑组织进行TTC染色,取缺血核心区组织,通过比色法检测ATP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LU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出现明显梗死区域,缺血核心区葡萄糖摄取量减少,ATP含量降低,GLUT1、GLUT3、PFKFB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魏酸50、100 mg/kg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梗死区域面积占比减少,缺血核心区葡萄糖摄取量增加,ATP含量升高,GLUT1、GLUT3、PFKFB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阿魏酸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与尼莫地平相似,其机制可能与提高GLUT1和GLUT3蛋白表达,促进葡萄糖向中枢神经元转运,提高葡萄糖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984.
985.
李常容 《肿瘤药学》2012,(5):392-394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静脉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及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使用长春瑞滨静脉化疗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长春瑞滨静脉化疗后,主要导致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和注射部位红肿。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33%,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强化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长春瑞滨静脉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6.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自动计划和人工计划的剂量学差异,评估自动计划在NSCLC放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的NSCLC患者28例做回顾性分析,通过Pinnacle3 v9.1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人工IMRT计划和自动计划设计。利用SPSS v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种计划的靶区D2、D98、Dmean、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危及器官全肺、心脏、脊髓的剂量学结果以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计划优化时间。结果:自动计划和手动计划靶区均能满足临床要求,自动计划CI优于人工计划,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98和HI均无显著差异(P>0.05)。危及器官方面,自动计划全肺的V5、V10、V15、V20、V30、Dmean均小于人工计划,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而V40结果无显著差异(P=0.139)。心脏V30、V40结果为自动计划小于人工计划,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而Dmean结果无显著差异(P=0.326)。此外,自动计划较人工计划MU减少约29.8%,计划优化时间减少约39.91%。结论:NSCLC自动IMRT计划在达到与人工计划相同靶区剂量的同时,能进一步降低肺、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剂量,也可缩短计划设计时间,降低机器跳数,提高计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7.
988.
宋训君  徐俊  杨思伟  侯晓琳 《西部医学》2023,35(7):1046-1051+1056
探讨凝血酶标志物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42例老年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栓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低血栓负荷组(n=88)和高血栓负荷组(n=5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因素,构建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凝血酶标志物及模型预测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根据ROC曲线获得的凝血酶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复合物(t-PAIC)水平升高是影响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危险因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是保护因素(P<0.05);aPTT、D-D、PAP、TM、t-PAIC及五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95、0.817、0.718、0.755和0.866;BP神经网络模型的区分度较好,准确性较高;A组(aPTT≤25.96 s、D-D≥0.82 mg/L、PAP≥2.13 μg/L、TM≥37.49 ng/L、t-PAIC≥7.12 ng/mL,29例)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B组(aPTT>25.96 s、D-D<0.82 mg/L、PAP<2.13 μg/L、TM<37.49 ng/L、t-PAIC<7.12 ng/mL,48例)和C组(其余患者,65例)(P<0.05)。结论 aPTT、D-D、PAP、TM、t-PAIC与急性STEMI患者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9.
背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使用痛泻要方治疗确有疗效,但分析方剂中主要显效药物的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拆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海马体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7月选取6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共32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防风组(B-F组)和陈皮白术组(C-B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结直肠扩张+慢性束缚应激法建立内脏敏感型IBS-D大鼠模型。造模后B-F组采用白芍防风中药浸膏(4 ml/kg)灌胃治疗,C-B组采用陈皮白术中药浸膏(4 ml/kg)灌胃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蒸馏水灌胃,治疗周期为14 d。比较造模后、治疗后四组大鼠体质量及增长情况、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评分、不同压力梯度下腹部撤退反射(AWR)、结肠及海马体组织中BDNF和SP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建立IBS-D模型大鼠成功,所有大鼠存活。B-F组、C-B组大鼠造模后体质量增长量小于空白组,治疗后体质量增长量大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治疗后布里斯托大便...  相似文献   
990.
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pregnancy 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PA-VTE)包括妊娠期和产褥期发生的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疾病,由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组成的PA-VTE是发达国家孕产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采用高效、便捷的风险评估模型评估PA-VTE的发病风险并进行分级预防是目前多个国家推荐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各国医学水平、经济发展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各国相继开发风险评估模型或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他国家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改良,进而对妊娠期及产褥期VTE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并实施相应的血栓预防策略。通过回顾国内外的PA-VTE风险评估模型,旨在为我国进一步建立孕产妇的VTE防治指南提供依据,为产科医务工作者制定出适合我国产科人群的VTE风险评估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