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23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58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及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住院的小儿腹泻病9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n=4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对照组(n=44)仅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5.9%,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胃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联和应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氧气吹臀联合紫草油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患有尿布皮炎的7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护理方式相同,均给以紫草油局部涂擦治疗皮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以纯氧吹臀。3天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氧气吹臀联合紫草油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创口,促进愈合,疗效快,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08例婴幼JLRV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RV肠炎组208例RV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活性均明显高于196例急性腹泻组患儿.伴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失衡的98例RV肠炎患儿心肌酶谱较其他110例RV肠炎患儿升高明显.治疗7天后复查心肌酶谱,多数患儿恢复正常.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对婴幼儿RV肠炎的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296例明确诊断的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中发生VAP296例(25.69%),年龄>60岁206例(69.59%)。2008-2010年VAP患者依次为92例(31.08%)、99例(33.45)、105例(35.47%),3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固酶阴性葡萄糖球菌为最常见致病菌,但检出率逐年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则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感染前即开始使用抗生素≥2种257例(86.82%),使用单一抗生素39例(13.18%)。结论年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VAP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对上述因素地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75.
前列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前列腺囊肿的诊治现状,以提高前列腺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18例前列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患者采用TURP术治疗,12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4例保守治疗。结果:2例手术患者梗阻解除,排尿满意;12例穿刺患者症状于1~3周后逐渐消失,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4例小囊肿随访1~1.5年,囊肿增大不明显。结论: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囊肿大小、囊肿部位定。前列腺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具有损伤小、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治疗过程简单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6.
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2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不同手术入路分别用加压螺钉、重建钢板等予以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5~30个月)。术后发生1例伤口感染和1例坐骨神经牵拉伤,未发生血管损伤及深静脉栓塞。复位情况按Judet方法评估,达到解剖复位者18例,复位满意者4例。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标准评估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髋臼骨折是有效的方法,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切口的选择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基于随访的自我管理指导对脑膜瘤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脑膜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康复锻炼、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脑膜瘤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随访的自我管理指导模式干预.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并发症、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主动肢体功能锻炼、被动肢体功能锻炼、日常活动自理、完全自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4%(4/51),低于对照组的19.61%(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基于随访的自我管理指导模式有助于促进脑膜瘤术后患者自护能力的养成,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P选择素联合右心声学造影(cTTE)诊断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卵圆孔未闭分为发生组47例,未发生组17例,比较所有患者血清中的P选择素水平,并进行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并发卵圆孔未闭患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未发卵圆孔未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术中封堵为金标准,P选择素诊断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敏感度为68.09%、特异性为82.35%、阳性预测值为91.43%、阴性预测值为48.28%、诊断符合率为71.88%,一致性为0.412;以术中封堵为金标准,P选择素联合cTTE诊断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敏感度为82.98%、特异性为88.24%、阳性预测值为95.12%、阴性预测值为65.22%、诊断符合率为84.38%,一致性为0.640。  结论  P选择素联合右心声学造影有利于提高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对自贡市35株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进行菌种鉴定。方法 从自贡市各区(县)及市结核病防治获得的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通过罗氏培养基(L-J)、对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鉴别培养基初步鉴定为NTM,再经多位点PCR方法确定为NTM后,对rpoB、hsp64及its基因进行测序及分析鉴定。结果 35株疑似NTM临床分离株,通过初步鉴别,多位点PCR,rpoB、hsp64及its基因测序及分析鉴别出32株NTM,分别为脓肿分枝杆菌(M. abscessus)11株、胞内分枝杆菌(M. intracellulare)7株、堪萨斯分枝杆菌(M. kansasii)5株、鸟分枝杆菌(M. avium)3株、脓毒分枝杆菌(M. septicum)1株、马赛分枝杆菌(M. masseillense)1株、戈登分枝杆菌(M. gordonae)2株、副瘰疬分枝杆菌(M. parascrofulaceum)1株和Mycobacterium peregrinum 1株。结论 抗酸染色阳性、PNB/TCH鉴定为NTM的临床分离株中包含不同种类的NTM,自贡市NTM肺病的病原种类较多,以快生长脓肿分枝杆菌为主,其次为慢生长不产色菌的胞内分枝杆菌和缓慢生长光产色菌的堪萨斯分枝杆菌。实验室应开展进一步菌种鉴定,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抑郁(d PD)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集的286例dPD患者的病历和随访资料,其中118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余16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和改良Webster症状量表,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健康(t=4.44,P0.01)、情绪角色功能(t=2.47,P=0.01)和精力(t=4.45,P0.01)三个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PD运动症状疗效的特别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3,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提高dPD患者生活质量,且在心理、情绪和精力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此外,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PD患者的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