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4篇
  免费   1154篇
  国内免费   941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619篇
口腔科学   195篇
临床医学   1410篇
内科学   911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221篇
特种医学   4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71篇
综合类   222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50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1626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43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1108篇
  2011年   1324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2006年10月开始上主班,通过近2个月的主班工作及与前两任主班的共同经验交流,探讨泌尿科主班工作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变化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58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抗原含量,反映纤溶-抗纤溶活性的变化,并对冠心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纤溶指标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M-1的含量、PAI-1/t—PA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M-1的含量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显著为高。但t—PA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无显著降低。患者组及对照组不同性别间纤溶及抗纤溶水平均未见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栓性疾病与纤溶系统的异常有密切关系。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及纤溶-抗纤溶的平衡失调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香烟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香烟烟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影响,以香烟烟作为变应原,采用特异性体内皮肤试验测定了1606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对香烟烟的反应,并对香烟烟呈阳性反应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关系以及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香烟烟的皮试阳性的反应率为34.6%(556例患者对香烟烟呈阳性反应),香烟烟的阳性反应与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有关,而与性别、年龄、病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性不大。对58例香烟烟呈阳性反应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用乙酰甲胆碱做了气道激发试验,其结果为,激发后的最大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R)低于激发前。对223例香烟烟阳性反应者(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184例、变应性鼻炎87例、过敏性皮肤病52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总IgE,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香烟反应的病人组血清总IgE显著增高。由此可见,香烟烟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44.
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常用的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患者失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会诊患者失眠的临床特征及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对168例精神科会诊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8例(76、2%)会诊患者有失眠.其中61.7%(79/128)为慢性失眠。原发性失眠仅占5.5%(7/128),85.1%(109/128)是与其它精神障碍有关的失眠。常见的精神障碍诊断为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谵妄。60.9%的失眠患者在会诊前得到了处理。结论:应对临床医师进行精神卫生教育,提高他们对失眠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6.
背景 大量证据表明抑郁障碍患者的躯体症状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但躯体易感性的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前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炎性因子水平比正常人高,而这是否与伴随的躯体症状有关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躯体症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的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或住院部MDD患者59例与同期社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将MDD患者分为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SD)组37例(SSS总分>36分)和不伴躯体症状抑郁障碍(NSD)组22例(SSS总分≤36分),3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SSS评分、BDNF、ProBDNF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白介素23a(IL-23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  相似文献   
47.
二氧化硫吸入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剑英 《解剖学杂志》2007,30(3):287-290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大剂量吸入对小鼠脾细胞凋亡和脾脏组织学结构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分别对小鼠连续染毒7d,用透射电镜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小鼠脾脏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凋亡改变.结果:在二氧化硫染毒组小鼠脾脏的红髓区和白髓区均有典型的脾细胞凋亡发生,在边缘区可见大量核变形淋巴细胞,此外还可见巨噬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改变和网状内皮细胞受损.168mg/m3二氧化硫染毒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大剂量二氧化硫吸入可引起小鼠脾脏超微结构改变,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可引起脾细胞凋亡加速,从而对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48.
Zusammenfassung Die von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verursachten Läsionen im Dünndarm von experimentell infizierten Hausschweinen (7 Tage p.i. und 84 Tage p.i.) wurden licht- und elektronenmikroskopisch untersucht. Die Würmer der 84 Tage alten Infektion waren tiefer in die Darmwand eingedrungen als die 7 Tage alten Würmer. Ihr Präsoma wurde von Entzündungsbzw. Bindegewebe umhüllt, das zahlreiche Plasmazellen enthielt. Bei 7 Tage alten Infektionen wurde noch keine Fibrose nachgewiesen. Eosinophilen-ähnliche Granulozyten, die an den Proboscishaken akkumulierten, herrschten in der Läsion vor. Eine osmiophile Gleitflüssigkeit, die offenbar an der Basis der Proboscishaken ausgeschieden wurde, schien eine stark antigene Wirkung auf die Leukozyten des Schweins auszuüben. In keinem Fall wurden Würmer angetroffen, die die gesamte Darmwand perforiert hatten, wie es in China bei Menschen beschrieben wurd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pathogenicity of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in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swine
One and 12 weeks after infection the lesions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two domestic pigs caused by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Worms of 7 d.p.i. were found to have penetrated with their presoma into the tunica propria and partly into the tunica muscularis where they had caused local mechanic destructions and heavy eosinophilic-like and hemorrhagic reactions. Most eosinophilic-like granulocytes were attracted to the proboscis hooks, at the base of which an osmiophilic substance apparently was excreted. Worms of 84 d.p.i. had penetrated with their proboscis deeply into the tunica muscularis. The presoma had become encapsulated by a solid capsule of necrotic/inflammatory tissue in its inner part and by filamentous connective tissue in its outer part. The predominant leucocytes in the inflammatory tissue now were plasma cells indicating a progressive immune reaction. No worms were found to have perforated the entire intestinal wall as was described from human patients in China.


Unterstützt durch ein Stipendium der VR China für Herrn Bin Zhao  相似文献   
49.
N-乙酰半胱氨酸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肝MAPK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肝MA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0.9 % NaCl 0.2 mL ip;LPS组(n=24):LPS 5 mg ip;NAC+LPS组(n=24):NAC 150 mg·kg-1·d-1ip,连续3 d;第3 d NAC灌胃后1 h时,LPS 5 mg ip。将小鼠分别在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0.5 h、1 h、2 h和6 h时,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开腹取肝,测定肝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肝脏MEK1/2、ERK1/2、p38MAPK磷酸化水平,放免法测定肝TNF-α含量。结果: NAC预处理使肝MDA含量明显下降,使肝GSH含量升高。NAC预处理显著抑制了LPS所致的肝MEK1/2、ERK1/2、p38MAPK磷酸化,同时使肝TNF-α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在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过程中,活性氧(ROS)在激活MAPK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NAC通过其抗氧化作用部分抑制了LPS诱导的MAPK磷酸化,使TNF-α生成减少,从而发挥抗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0.
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妇女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妇女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6周~10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的第一次接受人工流产术的门诊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和术中的音乐辅助放松,对照组常规处理。手术前后测量两组心率,评估焦虑情绪(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程度,并对人工流产综合征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血压、心率和SAS评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①干预组术中中重度疼痛发生率(18%)明显低于对照组(44%,χ2=7.9,P<0.01);干预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16%,χ2=4.0,P<0.05);②干预前、术前、术中、术后脉搏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术后1周SAS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7.3±5.6/43.3±4.9,t=-5.61,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人工流产术妇女的焦虑程度,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减轻术中疼痛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