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71.
张乐  郭书萍 《安徽医药》2023,27(5):880-883
研究表明调节发育过程的基因与通过增殖、侵袭和转移介导肿瘤进展的基因之间存在越来越多的相关性,而针对这些基因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性别决定区盒基因10(SOX10)是发育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不仅对黑素细胞的发育及分化产生影响,在黑素瘤的存活、增殖和侵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SOX10在黑素细胞发育和黑素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SOX10在黑素瘤治疗中的潜在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572.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男41例,女43例,年龄65~80岁,BMI 18.5~25.0 kg/m2, 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42例。麻醉诱导: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瑞马唑仑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5~0.20 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8 mg·kg-1·h-1,瑞马唑仑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5~1.0 mg·kg-1·h-1,其余用药相同。记录停药后10、20、30 min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Steward苏醒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24 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β蛋白、IL-6、丙二醛(MDA)浓度。记录术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中低血压、注射痛、呛咳、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血清S100β蛋白、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24 h血清MDA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术毕即刻、术后24 h血清S100β蛋白、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睁眼时间明显延长(P<0.05),注射痛和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停药后10、20、30 min MOAA/S评分、Steward评分、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丙泊酚与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73.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SP)是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一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又因其局部侵袭样生长、复发倾向、恶变这3个特点而区别于良性肿瘤,故ISP初发的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至关重要。目前ISP诊断、治疗、随访等主要依据为影像学、病理学及内镜技术,而因ISP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利用ISP分子生物学机制指导ISP的诊治极少,因此,研究ISP相关分子有助于探索影响ISP的关键基因,为ISP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及有利证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一些因子在ISP中的表达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已研究的ISP相关分子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74.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20年06月至2022年06月在我院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285例患者以及病理确诊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38例和恶性组285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将恶性组患者分为甲癌组156例和甲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129例。结果:恶性组患者BMI平均数及代谢综合征占比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年龄平均数低于良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甲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较甲癌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肿瘤直径≥1、肿瘤位于双侧甲状腺、肿瘤多灶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可能性更高,且在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癌灶数量方面较未合并代谢综合征者表现出更严重的倾向,提示代谢综合征可能是影响甲状腺恶性肿瘤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5.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236例胎膜早破孕妇纳入胎膜早破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270例无胎膜早破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胎膜早破组足月102例、未足月134例。比较各组B族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并比较胎膜早破组上述病原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组B族链球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组未足月孕妇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足月孕妇(P<0.05),足月与未足月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与衣原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中,B族链球菌、衣原体感染阳性孕妇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低体重儿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孕妇(P<0.05),支原体感染阳性孕妇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孕妇(P<0.05)。结论孕妇B族链球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均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57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下腹膜外入路与经腹膜入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9年08月至2019年08月发表的关于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腹膜外与经腹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或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Centra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70篇,最终纳入10篇。比较发现,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腹膜外入路组与经腹膜入路组手术时间、切除的淋巴结数目、中转开腹率、输血率、术中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等结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膜外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均小于经腹膜入路组,分别为[95%CI(-85.36~-8.91),P=0.02]、[95%CI(-1.77~-0.14),P=0.02]、[95%CI(0.34~0.8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腹膜外入路和经腹膜入路均具有良好的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7.
徐盼盼  练涛 《安徽医药》2023,27(6):1069-1072
记忆功能是认知功能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功能损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因此,记忆障碍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综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记忆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记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