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其临床诊治中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 ~ 2010年12 195例住院新生儿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常规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NCCIS标准判读结果,分析血培养阳性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情况.结果:检出病原菌349株,其中G+茵291株(83.4%)、G-菌51株(14.6%)、真菌7株(2.0%).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79.9%),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真菌和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 178株(63.8%);产ESBLs菌株大肠埃希菌21株(65.6%)、肺炎克雷伯菌5株(71.4%);MRCNS及产ESBLs菌逐年增多.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97.3%、红霉素和氨苄西林均>85%、苯唑西林67.0%、克林霉素48.1%、头孢唑林50.5%;Gˉ菌对目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除头孢他啶(52.9%)外,达76.5%~94.1%,呈多重耐药现象.结论:昆明地区2008 ~ 2010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首,MRCNS及产ESBLs菌逐年增多,且有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33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甲磺酸多拉司琼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120例,年龄 18~60 岁,ASA 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右美托咪定+甲磺酸多拉司琼组;B组:右美托咪定组;C组:甲磺酸多拉司琼组;D组:盐水对照组。 记录4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液体输注量,分别于术前( T0 ) 、术后 24 h( T1 )抽静脉学检测血浆胃动素水平,记录患者术后24 h、48 h 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及发生率。  结果  (1)4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B、C 3组患者术后24、48 h Ⅲ、Ⅳ级术后恶心呕吐患者发生率及术后止吐药使用率分别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A、B、C 3组患者术后24 h血浆胃动素水平分别低于同组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比较,A、B、C 3组患者术后24 h胃动素水平分别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甲磺酸多拉司琼可显著降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的术后24 h血浆胃动素水平,并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