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120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31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山茱萸道地产区有效成分变异与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道地产区山茱萸果实有效成分变异、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为山茱萸基于有效成分的良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山茱萸道地产区浙江省淳安县、临安市实生单株完熟果实,运用HPLC测定单株果实的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同时测定山茱萸果实的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出皮率等性状。结果:①道地产区内熊果酸、齐墩果酸、马钱素变异幅度分别为0.101 0%~0.478 6%,0.014 9%~0.127 4%,0.59%~2.30%,RSD分别为34.33%,40.48%,28.50%;②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下:熊果酸、齐墩果酸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79 6;熊果酸、齐墩果酸与可溶性固形物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4 4,-0.511 8;马钱素与可溶性固形物成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 2;熊果酸、齐墩果酸、马钱素与出皮率成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250 7,-0.244 3,-0.240 6;3种有效成分与纵径/横径相关不明显。结论:山茱萸单株间有效成分变异明显,选种潜力巨大;利用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以有效成分为指标的选育种时,应以单株选种为主,可将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合并作为1个指标,并可用可溶性固形物做粗步筛选。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测定苯巴比妥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Shim-Pack CLC-TMS(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40nm,不设内标。结果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在5~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0%:回收率接近100%。结论本办法测定血药浓度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冬凌草不同剂型及加工工艺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加工过程中始终采用常温及低温操作,尽可能减少受热环节,以确保活性成分不受破坏,并采用HPLC测定不同制剂工艺熊果酸及冬凌草甲素的含量。结果新制剂工艺比传统工艺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活性成分,使熊果酸、冬凌草甲素的转移率分别达到54.62%和42.16%。结论采用新剂型及新工艺加工冬凌草制剂,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便可行,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含量易于控制等优点,可供工业化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分析2005-2006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共209例ADR报告作比较分析。结果ADR发生年龄分布50岁以上的老年人2005年占41.06%,2006年占28.7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2006年(占72.54%)比2005年(占39.29%)有较大增长,均列首位;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2006年(占7.19%)比2005年(占28.57%)有所降低;ADR发生的首位给药途径2005年为口服给药,2006年为静脉给药;ADR临床表现两年均以过敏反应列于首位。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黄莪通闭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对黄莪通闭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芪甲苷在1.00~30.06μg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为2.44%(n=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莪通闭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临安市出生缺陷发生的基本情况,找出有关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对临安市2000年至2006年217例出生缺陷儿登记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监测围生儿23 354例,检出出生缺陷儿21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9.29‰,其中占前三位的依次为:肢体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唇腭裂.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体检、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避免致畸因素的危害,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7.
袁珂  贾安  蔡贤雷  叶盛 《中草药》2008,39(2):168-170
目的 研究海南少花斑鸠菊Vernonia chunii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丙酸酯(Ⅰ)、羽扇豆醇(Ⅱ)、齐墩果酸(Ⅲ)、胡萝卜苷(Ⅳ).结论 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羽扇豆醇丙酸酯(lupenyl propionate),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减压失活法与非减压失活法对牙髓炎疼痛控制的效果差异。方法:将531例牙髓炎分为2组,对照组265例采用传统失活法,实验组266例采用减压失活法,观察2组疼痛发生率和牙髓失活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减压失活法的患者疼痛发生率要显著低于非减压失活法(P〈0.01),封药7d后探查牙髓失活效果,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失活法可以减轻牙髓炎患者在封药后的疼痛发生,并对牙髓失活效果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9.
翁小云 《健康大视野》2007,15(5):126-126
目的利用大黄、芒硝外敷治疗手术切口皮下积液的经验。方法对5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有皮下积液的患者堡用大萎、芒硝外敷治疗,同时对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拆开引流换药治疗。结果中药外敷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痛苦小,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少。  相似文献   
50.
影响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流行的气象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轮状病毒(Rotavirus,Rv)惑染是引起小儿腹泻最重要的病原。有报道,RV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52.9%~58.6%,而小儿病毒性腹泻中,RV感染高达78%。RV感染有其流行病学特点,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但高峰月份有时也有小变动,造成RV感染流行特点的因素不甚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RV腹泻流行的气象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