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1.
目的:观察人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株中ATPase 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收集自长海医院2007年8月至12月的4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中ATPase F1α的表达;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8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ATPase F1α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TPase F1α在人结肠癌LoVo细胞株胞膜的表达;采用CCK8活细胞计数法检测抗ATPase F1α抗体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4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TPase 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4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TPase F1α的中高度表达有35例(795%),癌旁配对组织的中高度表达为15例(34.1%)。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TPase F1α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ATPase 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患者术前血浆CEA阳性率(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等均无关(P>0.05)。结肠癌LoVo细胞株胞膜上可见颗粒状分布的ATPase F1α,ATPase F1α抗体对LoVo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人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株均高表达ATPase F1α,其作为肿瘤抗原,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芪通过促进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活性抑制肾细胞癌生长的作用.方法 取56只BALB/c小鼠建立肾细胞癌模型,并随机平均分为黄芪治疗组和对照组.黄芪治疗组小鼠每天通过管饲法予0.5 mg/g黄芪提取物干预,对照组则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纯净水.两组建模后第0、9、12、15、18、21天分别处死3只小鼠,通过测量肿瘤的体积评价黄芪提取物对肾细胞癌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组织中Tfh细胞的比例.两组建模后第21天处死余10只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和Tfh细胞比例,通过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探讨黄芪提取物对Tfh细胞的作用.结果 建模后第18、21天,与对照组相比,黄芪治疗组小鼠的肿瘤体积较小(P<0.05),并伴有肿瘤组织内Tfh细胞浸润增加(P<0.05).建模后第21天,黄芪治疗组Tfh细胞中IL-2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fh细胞(P<0.05),并且肿瘤中浸润性CD8+T细胞的比例与浸润性Tfh细胞的比例及Tfh细胞中IL-21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2=0.700、0.673,P=0.003、0.004).结论 黄芪干预可使小鼠肾细胞癌生长变慢,并且可能通过Tfh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评价硫酸羟氯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2日至25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治疗的11例难治性普通型COVID-19患者资料。联合治疗方案:硫酸羟氯喹200 mg每天3次口服(第1~7天);阿奇霉素500 mg每天1次口服(第1天),250 mg每天1次口服(第2~4天)。在给药后第4~10天连续复查咽拭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给药前3 d内及给药后第8天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11例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其中7例为SARS-CoV-2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患者,4例为核酸检测复阳患者。联合给药前11例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0.2 d。治疗过程顺利,给药后第4天咽拭子SARS-CoV-2核酸转阴0例,第5天转阴2例,第6天转阴2例,第7天转阴2例,第8天转阴1例,第9天转阴1例。11例患者均未进展为重型或危重型,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硫酸羟氯喹联合阿奇霉素方案对于接受多种治疗失败、SARS-CoV-2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难治性普通型COVID-19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直肠内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术前MRI和超声影像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直肠内超声检查、MR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直肠内超声检查对T_1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I,对T_4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N_0、N_2直肠癌诊断阳性率高于直肠内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N_1直肠癌检测的阳性率与超声检查相当。直肠内超声检查术前诊断直肠癌T、N分期准确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小于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不同病理分级需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评估,疑似高级别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优先选择MRI,而对于病理分级低者或术后随访可选择直肠内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