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蜂蛰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行不同血液滤过方式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肾功能、炎症状态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对照组48例行间歇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均连续治疗3次。对比两组滤过后患者肾功能、炎症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3次末,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均较对照组低(P<0.05);心肌酶谱指标变化比较,观察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CVVH可显著降低蜂蛰伤合并MODS患者心肌酶和炎症因子水平,还可改善其肾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明确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体验.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1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 AMI患者住院期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6个主题,即确诊时的无奈和依赖、AMI引起的将死感、对治疗中各种问题的困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安心感、对AMI的后怕和对过度治疗的担心.而对治疗中各种问题的困惑又可以归纳为3个次主题,即手术时间的困惑、术后排便问题的困惑和AMI相关知识细节的困惑.结论 AMI患者住院期间伴随着复杂的心理体验,医务人员有必要依据患者心理体验采取有效沟通与介入措施,以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初步的生物相容性实验,评估纤维基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管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我们选用了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和大鼠肌肉埋植实验评估其生物相容性.其中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被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不放材料)、阳性对照组(天然乳胶材料的浸提液)和两组实验组(两种不同制作条件下支架管材料的浸提液:150℃组和210C组).选用第4代尿源性细胞种植于96孔板中,种植细胞24、72、120小时后,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增值活力.肌肉埋植实验是将各支架管材料和阳性对照试件埋入SD大鼠双侧臀肌中,各试件将于埋植术后1、4、12周后取出.通过组织学分析观察肌肉组织对试件的反应,并评价各试件的组织相容性.结果 两种输尿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对尿源性细胞无毒性.支架管材料为非细菌炎性反应,12周后材料周围组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纤维基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管具有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洛阳地区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1例重症HFMD患儿进行人口学、生长发育、生活、地理环境以及大便中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洛阳地区重症HFMD总发病率为12.5/10万,64.67%是1~3岁(不含)幼儿,85.52%是散居儿童,84.82%为EV71病毒感染。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92.13%分布在平原地区,71.16%居住在农村。38.83%的患儿BMI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状况。方法对224例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胸腔镜组110例)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组(开胸组114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和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近期疗效,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远期生存状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胸组(t=6.015,P<0.001),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胸组(t=6.138、6.408、12.659、7.081,均P<0.001)。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χ~2=13.237,P<0.001)。胸腔镜组1、3、5年生存率与开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具有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且长期生存率较好,可作为NSCLC的推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应用与代理住院医师制度的实施在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至2009学年进入消化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每组75人;同时,经教改组学生自愿并通过选拔后,确定其中69人为代理住院医师。教改组带教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和进行代理住院医师模拟诊疗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通过评分表分别评定教改组和对照组学生在问诊技能、体检技能与病例分析等方面成绩,采用SPSS 11.0对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教改组学生的问诊内容和技巧成绩各项目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时间顺序、过渡语言、问诊进度、重复提问、小结记录、引证核实、仪表礼节、友善行为、赞扬鼓励、引出病人看法、关切疾病影响、关心支持与帮助方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实习结束后两组病历作业成绩相比,教改组的病史采集、体检技巧得分优良率更高(P值分别为0.002、0.001);3次实习后,教改组学生在医德风范、问诊技巧、体检技巧、病例分析方面的评分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应用标准化病人与实施代理住院医师模拟诊疗培训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钳取式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联合盘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的双介入疗法对腰椎间盘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双介入方法治疗经临床及影像资料确诊的腰椎间盘脱垂患者共116例,其中男68例,女48例.急性发作期患者84例,慢性期患者32例.用双介入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与早期及同期用相同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钳取式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急性发作期治疗的患者与慢性期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对不同脱垂程度的椎间盘脱垂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对患者分别进行6个月的随访,用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双介入方法治疗的优良率为72.41%,高于单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37.65%的优良率(P=0.001<0.05); 急性期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8.57%,高于慢性期患者56.25%的优良率(P=0.016<0.05);轻度脱垂治疗的优良率为75%,高于重度脱垂患者54.17%的优良率(P=0.019<0.05).结论 双介入方法结合了2种介入治疗方法的特点,可提高椎间盘脱垂介入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58.
新型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面向长期卧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和下肢行走功能虚弱的患者,研究一种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帮助他们在床上完成下肢的日常康复训练.方法:在对多种康复训练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卧式四自由度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本文详细叙述了四自由度机械腿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构成,并制作出了实验样机.结果:经过多模式重复实验,机器人动作平稳,正常人上机体验,下肢感觉舒适,关节活动角度与设定角度一致,能够很好地满足多种康复训练模式的要求满足人体关节运动需求.结论:该卧式康复结构具有可行性,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做下肢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康复治疗师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消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56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消癜汤与西药结合治疗组28例、西药治疗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3例,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62,P0.01)。两组治疗前微循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消癜汤与西药结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miRNA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P-ERK)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手术切除获取Rb组织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Rb组织,肿瘤外的正常视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视网膜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Rb组织中mi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视网膜组织和不同分化程度Rb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b组织中miRNA基因表达(低分化0.214±0.140、中分化0.246±0.200、高分化0.256±0.180)、P-ERK蛋白表达(低分化0.367±0.270、中分化0.562±0.190、高分化0.609 ±0.11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视网膜组织(miRNA:0.200±0.190、P-ERK蛋白:0.211±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miRNA、P-ERK蛋白表达与Rb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miRNA和P-ER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iR-NA和P-ERK蛋白在Rb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视网膜组织,并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