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Akt1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胃组织中Ak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kt1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 Akt1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 Akt1 mRNA与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4,P=0.000)。结论 Akt1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在胃癌的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对照组芬太尼和生理盐水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分别静注两组的药物,Ⅰ组芬太尼1-2ug/kg,咪达唑仑100ug/kg.h;Ⅱ组芬太尼1-2ug/kg,0.9%盐水2-4mL。记录给药时、给药后5、15、30、60m in时的HR、MAP、SpO2、RR等。作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并记录分值,作遗忘的评定并记录级别,记录躁动、恶心、呕吐、肌张力增高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HR、MAP维持平稳于正常值较低界限,无躁动、恶心、呕吐、肌张力增高等不良反应,OAA/S评分≤2分,患者处于睡眠状态。遗忘评定Ⅲ级者达84%,Ⅱ级者达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中效果良好,咪达唑仑是消除患者术中记忆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内稳态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20 m L/kg复苏,对照组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20 m L/kg复苏。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内稳态的情况。结果复苏后观察组p H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比7.6±0.7),血乳酸、剩余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0.7)mmol/L比(2.5±0.6)mmol/L,(-6.6±1.1)mmol/L比(-7.4±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观察组Na+、C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18)mmol/L比(144±19)mmol/L,(102±4)mmol/L比(110±5)mmol/L,P<0.05]。复苏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7)pg/L比(120±15)pg/L,(623±178)pg/L比(827±201)pg/L,(1021±321)pg/L比(1201±357)pg/L,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进行复苏可以降低患者Na+负荷、缓解高氯性酸中毒、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是临床进行容量复苏的理想复苏液。  相似文献   
14.
刘娜  徐悦利  路艳  苏锐  杨宝英  徐贯杰 《重庆医学》2016,(24):3381-3384
目的 探讨不同补液方案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管外肺水的影响,寻求合适的晶胶配比方案.方法 45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A组(晶体组);B组(晶∶胶=1∶1);C组(晶∶胶=1∶2).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PiCCO)记录术前(T0)、插管后5 min(T1)、双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5 min(T3)、肺复张双肺通气15 min(T4)和术毕(T5)时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T0、T5血乳酸(Lac).结果 C组T5时CI、ITBVI、GEDVI与T0比较显著增加,且该时点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与T0比,A组T4、T5时EVL-WI显著增加且Ts时显著高于C组(P<0.05).与T0比,A组T5时Lac显著增加(P<0.05).结论 晶体与胶体1∶1补液方案维持食管癌根治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对血管外肺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下的全身麻醉深度及管理。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择期胃肠外科开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P组为丙泊酚治疗,F组为芬太尼类镇痛药治疗,观察两组基础值,意识消失,插管,插管后30 s,进腹腔,手术结束的BIS、MAP、SBP和HR。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前基础BIS、S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消失时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与插管时相比,插管后30 s,进腹腔时BIS、SBP、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B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SBP、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意义的麻醉深度是具有相对性的,依手术刺激大小而定,麻醉过程中可通过调节麻醉性镇痛药物用量来维持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对镇痛与应激的影响。方法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引导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下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辅以一定剂量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或两药复合应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D组为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随即以0.3μg·kg~(-1)·h~(-1)泵注维持;R1组为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泵注;R2组为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持续泵注;DR组为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泵注,同时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泵注),随即以0.3μg·kg~(-1)·h~(-1)泵注维持。各组均于静脉用药10 min后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且均于术毕前10 min停药。在入室时(T0)、神经阻滞操作前(T1)、手术切皮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术毕即刻(T5)各时间点,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监测镇痛效果,血浆皮质醇(Cor)检测应激影响。结果 D组与R1组T1、T2、T5时刻VAS均降低(P<0.05);R2组与DR组T1~T5时刻VAS均降低(P<0.05)。DR组在各时间点VAS评分与R2组均无显著差别,但显著优于D组和R1组。各组各时刻Cor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D组Cor水平除T2、T3时刻与R2组无显著差异之外,其余各时间点均低于R1、R2组。DR组各时间点Cor水平均低于R1、R2组,除T1时刻之外,在其余各时刻Cor水平显著低于D组。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0.3μg·kg~(-1)·h~(-1)维持复合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静脉维持,降低了阿片类药物的消耗,能够提供更佳的镇痛效果,并充分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状况及衰弱对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376例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5 d内是否出现POD分为POD组80例和非POD组29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POD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营养不良与衰弱预测POD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POD组年龄>70岁、糖尿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术前衰弱、术前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占比较非POD组升高,白蛋白水平较非POD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1.398,95%CI:1.044~1.872)、术前衰弱(OR=1.706, 95%CI:1.238~2.349)、术前中重度营养不良(OR=1.632, 95%CI:1.282~2.079)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出现PO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衰弱联合中重度营养不良预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出现PO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肝功能轻中度受损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进行对比.方法:160 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肝功能轻中度受损患者随机分为A 组、B组、C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A组、B组、C组分别静脉缓慢输注羟考酮0.05,0.075,0.1 mg ? kg-1,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特异的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探讨癌组织中LYVE-1标记的L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YVE-1标记的淋巴管数量,计算其淋巴管密度值,分析LVD与临床病理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BTCC组织内LVD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4.81±0.93 vs 1.56±0.37, P < 0.0001);浸润超过肌层组的LVD显著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组(6.22 ±0.32 vs 4.45 ±0.64, P < 0.0001);淋巴结阳性组的LVD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组(6.20 ±0.32 vs 4.46±0.66, P < 0.0001) ,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随着我们深入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生成机制及LYVE-1的功能、结构,必将进一步明确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变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lusterin(聚集蛋白,CLU)、Bax在大肠腺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作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U、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CLU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P<0.01),表达情况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Dukes分期及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性别及年龄无关。CLU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P<0.01)。结论:CLU高表达与Bax的低表达在大肠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