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产后出血(PPH)是产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孕产后出血产妇预后的关键。一旦高度怀疑或明确诊断为PPH,应立即建立多学科组成的诊疗小组,分析出血原因,评估严重程度,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重视并发症的处理。本文基于国内外重要临床研究、权威指南和共识,参照循证医学证据,就PPH的识别、评估和应急救治流程提供诊疗意见,助力提高相关医务人员对PPH的认识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3.
84.
管明  徐娅苹  雷云秋  彭佳萍  李勇 《浙江医学》2010,32(7):1031-1033,1039
目的 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成内耳毛细胞前体细胞的过程,以期为耳蜗MSCs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贴壁法提取SD大鼠MSCs,体外培养纯化.分别以EGF+IGF-1+BDNF+ATRA、EGF+IGF-1+bFGF+BDNF+NT-3作为诱导条件,诱导MSCs分化.观察诱导组及对照组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细胞染色法检测毛细胞前体细胞或毛细胞特异性抗原myosinVI、Pax-2、nestin、p27kip1的表达.结果 EGF+IGF-1+BDNF+ATRA诱导组细胞呈短梭形样、方形样,未形成突触;myosin VI、Pax-2、nestin、p27kpi1均有不同程度阳性表达.EGF+IGF-1+bFGF+BDNF+NT-3诱导组细胞变圆或变细长,逐渐伸出突触,部分形成网络状、大环状结构;nestin、p27kpi1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大鼠MSCs在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后,可形成内耳毛细胞前体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85.
引导骨再生技术用于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已有20多年,其中生物膜经历了从早期不可吸收到目前可吸收膜的变化.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可吸收膜材料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文献显示,胶原复合膜材料或结合有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因子的生物复合膜,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TLTG)在胃上部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胃上部癌实施TLTG的81例患者资料。 结果8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下的TLTG和食管空肠顺蠕动侧侧吻合,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11±22.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8±27.2) ml;平均清扫淋巴结(26.3±3.8)枚,总淋巴结阳性病例率为29.6%(24/81),胰腺上区(第7/8/9组淋巴结)阳性病例率为21.0%(17/81),其中37例行脾门淋巴结清扫,阳性病例率为8.1%(3/37);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3±0.8)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1±3.2)d。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经双套管冲洗保守治疗14 d后愈合,4例患者术后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轻度狭窄,保守治疗后均好转,其余患者未见并发症。 结论TLTG治疗胃上部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年轻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超声多模态特征。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11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依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应用常规超声、三维(ABV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弹性技术,分析总结年轻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的超声征象进行比较。结果分析显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间的年龄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7,P=0.263)。年轻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间在肿块与非肿块型间、形状、生长方式、边缘特征、冠状面特点、后方回声、彩色血流、阻力指数及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灶内有无钙化及弹性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49,P=0.002)。结论不同分子分型的年轻乳腺癌有不同的超声征象,对于区分其分子分型可以提供一定帮助,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开放腹横肌松解术治疗造口旁疝合并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连续收治的20例造口旁疝合并切口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开放腹横肌松解加肌后补片修补术,术后随访观察。结果 20例病人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2.3±10.2)岁。17例(85.0%)为结肠造口,3例(15.0%)为回肠造口。均使用标准型聚丙烯补片,补片大小为(553.9±102.5)cm2,手术时间为(146.5±35.8)min,术中出血(137.7±49.3)mL,住院时间为(14.6±3.1)d。术后1例出现浅表手术部位感染,2例Ⅲ型血清肿,均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无补片感染、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随访16.9(5~45)个月,无疝复发或腹壁膨出病例。结论 开放腹横肌松解术是治疗造口旁疝合并切口疝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分析杭州某三甲医院临床医生科研认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246名临床医生进行科研认知度调查,分析其科研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79.27%的临床医生认为医院开展科研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临床医生申报课题的主要动因为晋升职称、为临床医疗服务、对科研感兴趣,阻碍医院科研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科研团队和条件缺乏、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实验人员不足等。结论临床医生对科研能促进医院未来发展的认知度较高,但由于三甲医院临床工作任务重、科研条件限制导致医院的科研潜力未充分发挥,因此医院需合理配置与完善科研资源,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方法与制度。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3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90 d内是否非计划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75例和非再入院组20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 283例AECOPD患者出院90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为26.50%。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OR=1.893,95%CI:1.121~2.757)、营养不良(OR=2.604,95%CI:1.245~4.019)、FEF75预计值升高(OR=1.365,95%CI:1.057~2.562)、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OR=2.071,95%CI:1.319~3.280)为AECOPD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高(OR=0.722,95%CI:0.501~0.943)、FEV1实际值升高(OR=0.513,95%CI:0.361~0.733)、坚持运动锻炼(OR=0.410,95%CI:0.282~0.741)为AECOPD患者再入院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