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肠癌组,23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为腺瘤组,1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各组中COX-2、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比较各组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肠癌组和腺瘤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β-catenin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病理参数分组中,肠癌组COX-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和E-cadherin在浸润浆膜层组表达低于未浸润至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另外高中分化组β-catenin表达高于低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组和腺瘤组中COX-2和β-catenin、E-cad...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 RNA) PCAT-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q RT-PCR检测PCAT-1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MCF7和MDA-MB-468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小RNA干扰技术下调MCF7细胞中PCAT-1的表达,CCK-8和Ed U实验检测si-PCAT-1对MCF7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i-PCAT-1对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PCAT-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CAT-1在MCF7和MDA-MB-468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MCF7细胞转染si-PCAT-148 h后,MCF7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迁移距离显著减少,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结论 PCAT-1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468)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下调PCAT-1表达显著抑制了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及动态变化情况,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于入院时、7 d、14 d、21 d、60 d、90 d行TCD检查,以不同软脑膜侧支存在状态分为FD(flow diversion,FD)阳性组及FD阴性组,同期行NIHSS评分,记录90 d mRS评分,比较不同FD存在状态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57例,FD阳性43例(75%),FD阴性14例(25%),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存在状态相对稳定。FD阳性组NIHSS评分低于FD阴性组(P 0. 05),90 d mRS评分优于FD阴性组(P 0. 05)。结论 CA慢性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存在状态相对稳定,且具有良好的代偿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降低卒中进展风险。TCD评价软脑膜侧支循环可作为此类患者预后评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94.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51-753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3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盘龙七片口服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接骨七厘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消肿止痛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疗效相当。在消肿止痛效果、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接骨七厘片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能让骨折的愈合时间有效缩短,消肿止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蜗牛多肽( SP)对大鼠皮肤烫伤的创面愈合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用90℃热水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建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用SP溶液(10 mg? mL-1)涂抹烫伤部位,模型组大鼠皮肤烫伤处涂抹等量0.9%NaCl。观察各组大鼠的皮肤愈合率、肤愈时间及脱痂时间, RT-PCR检测皮肤组织中bFGF 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的烫伤面积愈合率在用药后不同时段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烫伤皮肤的愈合时间与脱痂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同时,SP增加了不同时间bFGF mRNA的表达。结论 SP可促进大鼠皮肤烫伤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bFG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APE的患者369例,根据30 d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29例和生存组3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PE短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BIL和简化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评分对APE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年龄、4周内手术史患者比例、脉搏、呼吸频率、sPESI评分、总胆红素(TBIL)、DBIL均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频率、4周内手术史、sPESI评分、DBIL是APE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BIL预测APE患者30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95%CI 0.709~0.857),最佳截断值为5.25μmol/L,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60.1%。DBIL联合sPESI评分预测APE患者30 d病死率的AUC为0....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在胃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近2013年~2016年某院早期胃癌的患者,实施术中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分析:(1)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2)不同病理结果参数对前哨淋巴结导航结果的影响。结果:(1)前哨淋巴结对于区域淋巴结准确性是80.3%(53/66),敏感性72.9%(35/48),特异性100%;(2)通过病理学发现,前哨淋巴结导航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前哨淋巴结导航阳性率与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技术可较好的预测区域淋巴结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9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125-1127
目的研究双极电刀联合精细被膜解剖技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观察组采用双极电刀联合精细被膜解剖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QOL-74问卷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极电刀联合精细被膜解剖技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对机体的损伤明显减少,改善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与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血清白蛋白(PA)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检测6 min步行试验按试验结果将所有测试者分为3组。结果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量越低时IL-6、TNF-α水平升高越明显,而PA水平减低越明显(P<0.05)。结论 IL-6、TNF-α、PA水平可作为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量下降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
<正>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PNS)是指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抗体或介导的细胞免疫作用于远离肿瘤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的器官或组织而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1,2])。副肿瘤综合征发病率低,仅见于1%~3%的肿瘤患者~([3]),早期表现不典型,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我们报道1例曾被误诊为视神经脊髓炎,但最终被确诊为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患者。患者以"头晕、视物不清、行走不稳"为主要临床表现,通过血清查出抗SOX1抗体阳性,结合患者病史及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