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4):270-274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确诊为NSCLC的患者131例,患者均接受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学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学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史、TNM分期等因素无关(P>0.05)。ERCC1低表达的患者化学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ERCC1高表达的患者(χ2=6.382,P<0.05);RRM1低表达的患者化学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RRM1高表达的患者(χ2=4.592,P<0.05)。ERCC1和RRM1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8、26.8个月,显著高于ERCC1和RRM1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2.8、24.1个月(P<0.05)。结论 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可预测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期,为NSCL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追踪随访,探讨DN患者出院后状况及存在问题,评估疾病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改善DN患者的预后及转归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612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符合条件者530例,随访1 a,失随访者共30例,有效统计样本500例。根据1 a内患者规范饮食情况、血糖水平、血压水平、血脂调整水平和规律用药情况等分别进行分组,对比因上述因素变化造成的疾病进展事件(包括DN从Ⅲ期发展到Ⅳ期;DN从Ⅳ期发展到Ⅴ期;SCr升高1倍;接受透析治疗;DN导致死亡等)的发生率、24 h尿蛋白定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胱抑素C(CysC)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经过1 a的随访,500例患者中发生54例DN进展事件,发生率为10.8%(54/500);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者(160例)DN进展事件的发生率为21.3%(34/160),24 h尿蛋白定量为(1.3±0.2)g/24 h、hs-CRP为(8.7±6.1)mg/L、HCY为(9.6±2.7)μmol/L、CysC为(3.1±1.4)mg/L,各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者;未行低蛋白饮食者、血压控制不良者、血脂水平调整不佳者DN进展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平均水平(P<0.05),24 h蛋白定量、hs-CRP、HCY、CysC表达水平亦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DN患者出院后存在饮食不规范,用药依从性差,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佳等情况,饮食结构,合理用药,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是导致DN患者病情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可减缓DN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1例胎死宫内患者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明确患者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类型。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患者的ABO、P1PK血型及不规则抗体进行鉴定;对编码P1PK抗原形成关键酶的α1,4-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α1,4-galactosyltransferase gene,A4GALT)进行测序,分析DNA序列,确定突变位点。结果血清学实验证实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的p表型,患者血清中存在抗-PP1PK;测序结果显示,患者的A4GALT编码区出现304-305insG突变。结论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的p表型,其A4GALT基因突变类型为304-305insG,患者体内的抗-PP1PK可能为其胎死宫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4.
张蕾  李小茜  何建成 《新中医》2023,55(16):75-80
目的:观察181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舌象特征,并探讨其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 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医传统望舌方法,采集181 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舌诊资料,包括舌色、舌 形、苔色、苔质。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舌质、舌苔特征。结果:①舌色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青紫 舌、绛舌、红舌、淡红舌、淡白舌。NYHA 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淡红舌,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主要为青紫 舌。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Ⅱ、Ⅲ级淡白舌 比率低于心功能Ⅳ级者(P<0.05);心功能Ⅲ、Ⅳ级淡红舌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青紫舌比率高 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②舌形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裂纹舌、瘦薄舌、胖大舌、正常舌。NYHA 心功 能Ⅱ级患者主要为瘦薄舌,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以裂纹舌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形分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正常舌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患者(P<0.05),裂纹舌比率 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③苔色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苔、灰黑苔、白苔。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 白苔,心功能Ⅲ级患者中黄苔、灰黑苔较常见,心功能Ⅳ级患者以灰黑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 苔色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白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 灰黑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④苔质厚薄程度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少/无苔、腻苔、厚苔、 薄苔。NYHA 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薄苔,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以少/无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 舌苔质厚薄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心功能Ⅲ、Ⅳ级薄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 者(P<0.05),少/无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心功能Ⅳ级腻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 0.05)。⑤舌苔润燥程度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干苔、润苔。心功能Ⅱ级患者主要为润苔,心功能Ⅲ、Ⅳ级 患者以干苔多见。不同NYHA 心功能分级之间舌苔润燥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 心功能Ⅲ、Ⅳ级干苔比率高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润苔比率低于心功能Ⅱ级者(P<0.05)。结论:心功 能Ⅲ、Ⅳ级患者以青紫舌、裂纹舌、瘦薄舌,灰黑苔,少/无苔,干苔多见;心功能Ⅱ级患者常表现为淡红 舌、白苔、薄苔、润苔。舌诊可作为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 病情轻重程度的一个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丹参胶囊水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制备丹参胶囊检测样品以及主要成分对照品,使用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Chemistationrev色谱工作站,C18色谱柱,以含有0.1%三氟乙酸的水溶液为水相,乙腈为有机相,柱温25℃,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中乙腈的体积分数在70 min内由0逐渐增加到70%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的流速固定为1.00 ml/min。结果方法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办法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标准,供试胶囊的特征性色谱峰为1号、2号、5号、7号峰。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丹参胶囊水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操作明确、稳定性良好、精密度高,可以应用于丹参胶囊水溶性成分的相关质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对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肥胖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C组)和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组(DT组)。DT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 mg、缝皮时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C组患者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PONV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组比较,DT组患者术后24 h内总恶心发生率(58.0%、24.0%)、总呕吐发生率(26.0%、6.0%)及止吐补救措施所占的比例(66.0%、20.0%)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托烷司琼可降低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患者PONV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格拉司琼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反应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AML患者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试验组采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呕吐,对照组使用格拉司琼治疗,观察2组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第1~5天的恶心、呕吐、食欲以及全身情况。结果帕洛诺司琼对比格拉司琼预防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急性CINV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2%和83%,在治疗后48 h迟发性CINV的有效率分别是92%和8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帕洛诺司琼在迟发性呕吐分层缓解率高于格拉司琼,2种药物均有轻微疲乏、便秘、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AML化疗中,帕洛诺司琼对于预防CINV的疗效优于格拉司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尿液中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ctDNA)水平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术后预测复发及进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06月至2019年06月在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96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且术后病检均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根据术后病检结果分为两组:A组:高级别NMIBC患者46例,B组:低级别NMIBC患者50例。术后每个月测定患者尿液中ctDNA的水平,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彩超、膀胱镜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每6个月复查膀胱CT;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期18个月,影像学或膀胱镜检查证实肿瘤临床复发或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时即停止随访。结果:在随访期内共有62例患者通过膀胱镜检查或影像学手段证实肿瘤出现了复发或进展,其中A组有36例,B组有26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复发或进展的62例患者中,A组尿液ctDNA阳性患者27例,B组尿液ctDNA阳性患者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有63例患者在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有异常之前首先从尿液中检测到了ctDNA,其中48例患者在之后的随诊复查中证实肿瘤出现了复发或进展;肿瘤进展组患者尿液中ctDNA水平显著高于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液态活检技术动态检测NMIBC术后患者尿液中ctDNA的水平,能更早地发现肿瘤的复发及进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且与肿瘤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成为NMIBC术后辅助监测肿瘤早期复发或进展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1项培养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继续教育计划进行评价。方法.以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为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该计划干预前后资料,对两组干预前后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和科研立项数)实施x2检验。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科研论文数为42篇,平均(0.53±0.50);对照组为12篇,平均(0.15±0.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05,P=0.000)。结论本继续教育计划有效地协助护理人员提高了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吉林省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群不同肥胖指标(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和体重指数)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吉林省部分农村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中的2 608人。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人群、男性人群、女性人群向心性肥胖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总体人群、男性人群、女性人群不同BMI组间血压的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了营养不良组与体重正常组之间血压(总体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男性人群舒张压,女性人群收缩压)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均值的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吉林省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群不同肥胖指标与血压关系密切,监测不同肥胖指标对控制血压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控制体重能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