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    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及2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织中HGF、c-me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LMVD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HGF和c-met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61.43%、80.00%)明显高于良性肿瘤(31.82%、45.45%),P均<0.05,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秩和检验,U=366.00,P<0.05);HGF或c met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较阴性者有更高的LMVD[HGF:(17.00±5.23) vs (10.36±4.12), t=5.594, P<0.05; c-met:(15.64±5.50) vs (9.65±4.46), t=3.769, P<0.05], HGF、c-met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可促进乳腺癌淋巴管的新生及淋巴道转移,相关抑制剂的研究将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自健康体检中心入选610例受试者。根据年龄及血压水平,受试者被分为≥60岁高血压组155例、≥60岁正常血压组142例、60岁高血压组162例及60岁正常血压组151例。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采用Century 3000 Holter分析系统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 h心电监测并分析心率变异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的节段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 MSSD)、相邻心动周期差50 ms的次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 NN50)、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及震荡斜率(TS)明显降低,低频/高频比值(LF/HF)及震荡初始(TO)明显增高(P0.05)。60岁正常血压组SDNN、SDANN、r MSSD、p NN50、VLF、LF、HF及TS明显高于、LF/HF及TO明显低于≥60岁正常血压组及60岁高血压组(P0.05)。年龄及血压水平分别对心率变异的频域、时域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析因分析显示,年龄与血压水平对SDNN、SDANN、r MSSD、VLF、LF、HF、LF/HF、TO及TS的影响有协同作用(P均0.05)。结论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变化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直立性低血压(OH)下降与昼夜节律、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6例,根据诊断分为OH组89例和非OH组167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卧、立位血压测定、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非OH组比较,OH组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明显升高[(141.66±17.15)mm Hg vs(137.49±16.58)mm Hg,P0.05;(136.73±13.52)mm Hg vs(126.19±12.88)mm Hg,P0.01;1mm Hg=0.133kPa];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明显降低[(6.63±3.15)%vs(11.43±3.67)%,P0.01;(5.33±2.84)%vs(7.15±3.01)%,P0.01);OH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及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LVEF及每搏输出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OH对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左心室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37例,根据血尿酸四分位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1分位组34例,2分位组35例,3分位组34例,4分位组34例。所有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狭窄程度。结果 4分位组冠状动脉总体及右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1分位组[(60.15±8.78)分vs(53.73±6.04)分,(12.03±3.12)分vs(6.44±1.52)分,P0.05]。4分位组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3分位组及2分位组(P0.05)。3分位组左回旋支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1分位组(P0.05)。3分位组右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1分位组和2分位组(P0.05)。2分位组右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1分位组,2分位组左回旋支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1分位组(P0.05)。尿酸与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总体病变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尿酸为右冠状动脉和冠状动脉总体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酸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右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总体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卧立位血压改变与脑白质损害的关系。方法自2012年5月~2013年7月于禹城市人民医院筛选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87例,根据卧立位收缩压变化值(OC)三分位分为低OC组92例,中OC组102例和高OC组93例。所有受试者接受头颅MRI扫描,检测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及脑白质高信号分数。结果高OC组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和脑白质高信号分数显著高于低OC组及中OC组[(10.82±3.19)ml vs(6.48±2.83)ml和(7.58±3.65)ml,P0.05;(0.71±0.24)%vs(0.50±0.21)%和(0.53±0.25)%,P0.05]。OC及卧立位舒张压变化值均与脑白质高信号体积(r=0.499,r=0.328,P0.01)及脑白质高信号分数(r=0.358,r=0.220,P0.01)呈显著正相关。OC是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和脑白质高信号分数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0.098~0.149,95%CI:0.004~0.008,P0.01)。结论 OC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白质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顺铂在增加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敏感性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确定最适感染复数MOI;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33342染色细胞凋亡形态;PI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凋亡作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结果 感染后TRAIL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顺铂增敏TRAIL组与单独组相比,有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作用(P<0.05),Hoechst33342染色观察有明显的核固缩,核碎裂.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有凋亡峰的出现,增敏组与单独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检测到TRAIL、DB5、caspase-3基因上调,survivin基因下调,DB4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顺铂可以增加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对TRAIL的敏感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DR5、caspase-3基因上调,survivin基因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苏木精染色法检测贴壁细胞增殖活性和化疗药物对贴壁细胞毒性作用的方法.方法:用苏木精染色法测定贴壁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利用该方法测定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对M21和SGC7901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顺铂对兔VX2细胞的毒性作用;并与MTT比色法进行对比.结果:苏木精染色法测定贴壁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MTT比色法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P>0.01.苏木精染色法测定各化疗药敏结果呈剂量依赖关系,3种肿瘤细胞系5次测定抑瘤率重复性良好(CV<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P>0.01.结论:苏木精染色法用于贴壁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测定,具有特异、稳定、经济和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对人绒癌细胞系JEG-3腺苷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它对JEG-3侵袭性的影响。方法:JEG-3细胞在含雌、孕激素环境中培养24h,设MRS1706(A2BR阻断剂)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JEG-3细胞腺苷受体mRNA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JEG-3细胞表达腺苷A1R、A2AR及A2BR3个亚型,未检测到A3R的表达;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处理组A2BRm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明胶酶谱检测发现雌、孕激素联合处理显著上调JEG-3细胞MMP-2的分泌水平(P<0.05),但对MMP-9无显著影响;阻断A2BR信号途径显著下调JEG-3MMP-2表达,并能抑制雌、孕激素对MMP-2的上调效应(P<0.05)。结论:雌孕激素能改变JEG-3绒癌细胞腺苷受体的表达模式,呈A2BR优势表达,A2BR信号通路参与雌孕激素对JEG-3细胞侵袭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制备抗Erbin单克隆抗体.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Erbin PDZ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获得重组蛋白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通过质谱鉴定重组蛋白;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rbin PDZ,获得了重组蛋白在工程菌中的高效表达.通过对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重组蛋白进行洗涤、溶解、复性和纯化,获得了纯度在90%以上的重组蛋白.经质谱鉴定确证表达的重组蛋白为Erbin PDZ.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经细胞融合、筛选及鉴定,获得了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讨论:该抗体可识别天然状态下的Erbin蛋白,可用于ELISA、免疫荧光和免疫沉淀实验.抗Erbi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研究Erbin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癌基因c -erbB -2的扩增及其产物 p185c -erbB -2(p185)的过度表达与多种肿瘤 (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膀胱癌、胃癌等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而且p185表达尚与肿瘤的预后、复发及患者生存期有一定关系 ,也与肿瘤对治疗的敏感性相关 ,同时 p185也被认为是肿瘤特异性治疗的靶目标。因此 ,针对癌基因蛋白 p185的研究已成为肿瘤诊断、治疗的又一途径。为了进一步研究p185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致癌机制以及作为肿瘤治疗的靶分子的可能性 ,本文利用在国内首先成功研制的抗p185单克隆抗体(Mc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