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肺癌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诸多研究发现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降低。PEDF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等作用,因此外源性PEDF及其诱导剂的补充在多种类型的肿瘤诊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肺癌诊治中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康复医学引入我国已40余年,为大量残障患者提供了康复医疗服务,但现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新的形势下,康复医学的发展需优化布局和结构,统筹区域内康复医疗资源,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上海地区作为改革、发展的前哨阵地,需大力推动医疗体制改革,而发展和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地区在"十二五"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来构建三级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23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人的入院原因、慢性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对1990年1月至1998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糖为老年糖尿病人住院的首要原因,占67.6%,176例作了肌电图检查,其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占70.5%,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占60.9%。结论 住院老年糖尿病人的主要入院原因为高血糖和感染,慢性并发症以周围神经病变、眼部病变及肾病为主,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是口服降糖药病人的2倍,应注意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为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骨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52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和2型糖尿病造模组42只。造模组大鼠在高糖、高脂和高能量饲料喂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以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30只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和中强度运动组,每组10只。运动组实施8周运动方案。采用固体物理密度仪测定实验大鼠股骨骨密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对照组和小强度运动组的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中强度运动组的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相比,中强度运动组股骨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为骨质疏松症高危群体;②跑台运动训练对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与运动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什么是颈肩腰腿痛?颈肩腰腿痛是颈肩痛和腰腿痛的总称,主要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疾病。颈肩痛是指颈、肩、肩胛等处疼痛,有时伴有一侧或两侧上肢疼痛、颈脊髓损害的四肢瘫痪、无力等症状。腰腿痛是指下腰、腰  相似文献   
16.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跌倒位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3 位,也是65 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本文从跌倒危险因素及特征、护理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护理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反应与Brunnstrom分期之间的相关程度,量化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联合反应的神经肌肉控制和运动的协调模式。方法54名脑卒中患者通过联合反应诱发患侧下肢的运动,实时采集双下肢臀中肌和内收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肌点积分值的拮抗比。结果随着Brurmstrom等级的升高,联合反应的强度逐渐减弱。脑卒中患者中的交互抑制机制受到抑制,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存在共同激活。Brunnstrom Ⅲ期~Ⅳ期患侧的拮抗比小于健侧(P〈0.05),Brunnstrom Ⅴ期-Ⅵ期时健患侧拮抗比无差异。结论联合反应与Brunnstrom分期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脑卒中后患侧肢体主动肌运动神经元兴奋降低而拮抗肌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是自主运动功能受损的可能原因。联合反应的神经肌肉控制是病理性的,交互抑制机制受到抑制,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存在共同激活,是脑卒中患者运动控制障碍的主要原因。联合反应是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可靠、便捷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横断面的设计来评价44例脑卒中患者接受PNF收缩-放松-拮抗肌收缩(PNF-CRAC)技术训练前后患者膝关节肌肉的sEMG信号。结果PNF-CRAC技术具有很好的兴奋扩散作用,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患膝主动肌的兴奋性和运动控制能力。结论PNF-CRAC技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应用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PNF),恢复脑卒中后对肢体运动控制的能力,提高瘫痪肢体的功能质量.方法 30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及PNF康复组(采用外周型PNF最大阻力技术进行康复干预训练),在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功能独立性评定等方面,于治疗前进行初评和治疗后90d终评,分析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NF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功能独立性方面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一般康复组比较,PNF康复组患者的相关康复评估指标也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增加外周型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进行的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感知觉以及心理功能的恢复,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脓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乳酸、前列腺素-2(PGE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变化及与微循环功能、心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20-03-2023-02确诊的脓毒症且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设为A组),另选取同期脓毒症未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90例(设为B组),检测两组患者确诊脓毒症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血乳酸、PGE2和HIF-1α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微循环功能参数,分析脓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乳酸、PGE2、HIF-1α与心功能、微循环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在第1天、第3天、第5天三个时间点的血乳酸、PGE2、HIF-1α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患者在确诊脓毒症后第3天血乳酸、PGE2、HIF-1α达到峰值水平;A组患者的PPV、PVD、MFI、EDV、ESV、SV、LVEF、CO、FS、E/A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1);脓毒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乳酸水平与PPV、PVD、MFI、SV、LVEF、E/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GE2水平与PPV、PV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