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滑膜炎(synovitis)、痤疮(acne)、脓疱病(pustulosis)、骨肥厚(hyperostosis)和骨髓炎(osteomyelitis)(SAPHO)综合征是一种累及骨、关节和皮肤的罕见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同时由于缺乏高质量研究数据,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笔者报告1例以重度痤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SAPHO综合征的青年男性患者,有异维A酸用药史。经阿达木单抗(修美乐)和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后,  相似文献   
52.
目的:回顾性分析第1代320排螺旋CT机和第2代320排螺旋CT机全肝CT灌注成像(CTPI)辐射剂量的差异及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行全肝CTPI的7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采用第1代320排螺旋CT机者42例(第1代组),第2代320排螺旋CT机者36例(第2代组)。比较两组间正常肝脏实质的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血流量(hepatic arterial flow,HAF)、门静脉血流量(portal venous flow,PVF)及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radiation dose,ED)。结果:两组灌注参数HAF、PVF及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代组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DLP、ED)值较第1代组明显减小(P0.01),减小幅度均约46%。结论:第2代320排螺旋CT机能降低全肝CTPI的辐射剂量,同时对灌注参数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3.
细胞磁共振成像不能区分磁标细胞的存活状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磁标记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内外磁共振(MR)成像特点,明确MR对细胞存活状态是否有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离培养猪骨髓MSCs,用超顺磁性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细胞24h。对未标记MSCs、存活的SPIO-MSCs、死亡的SPIO-MSCs、单纯SPIO进行体外凝胶内1.5TMR成像;开胸结扎前降支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于梗死交界区心肌内直接注射未标记MSCs、存活的SPIO-MSCs、死亡的SPIO-MSCs和单纯SPIO,然后进行体内T2*WI-flash序列MR成像。结果存活的SPIO-MSCs、死亡的SPIO-MSCs和单纯SPIO在体内外T2*WI-flash序列MR图像上均显示为低信号区,单凭图像无法区分。结论细胞MR成像无法区分组织磁标细胞、游离铁和含铁病变,因此对长期细胞示踪结果的解读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54.
病历摘要 患者女,44岁.因"胸闷4 h,伴心悸、恶心、呕吐"入院.患者入院当天无明显诱因感胸闷,胀痛,向颈部发射,持续4 h缓解,伴心悸、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遂至外院就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Ⅱ、Ⅲ、aVF、V3-6导联ST段压低.遂转入我院急诊,查肌钙蛋白(cTn)T 0.622 ng/ml;心电图:Ⅱ、Ⅲ、aVF、V3-6导联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55.
Lu R  Li M  Zhou JJ  Zhou KR  Gu H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9):2759-2762
目的 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的MR表现和血液动力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的关系,以提高肾嫌色细胞癌诊断准确性.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7月至2009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12例,术前经MR SE-T1WI、FSE-T2WI和扰相梯度回波动态增强成像,根据肾脏皮质及肿瘤强化百分比绘制动态增强曲线.回顾MR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2例嫌色细胞癌中,肿瘤位于肾皮质1例,肾髓质9例,难以判定2例.肿瘤呈球形9例,椭圆形3例,肿瘤境界清楚.MR信号均匀,T1WI、T2WI呈中等信号,所有病灶可见假包膜形成的低信号环,2例可见中央瘢痕.双期增强肿瘤皮髓交界期平均强化百分比为120.3%,同期肾脏皮质平均强化百分比215.4%;实质期肿瘤平均强化百分比为173.7%,同期肾脏皮质平均强化百分比为249.1%.结论 嫌色细胞癌是以肾髓质为中心的中等信号类球形肿瘤,信号均匀,假包膜明显,部分病例可见中央瘢痕,皮髓交界期呈中等强化,实质期多轻度持续强化,均低于肾脏皮质强化,MR诊断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56.
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小病灶检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比较联合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WI)与2D二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2DDCE MRI)检查和仅2D DCE MRI方法 对慢性肝病基础上肝细胞肝癌(HCC)小病灶的检出敏感性,评价DWI对肝癌小病灶检出的价值.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4例患者共74个HCC病灶(≤3cm)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一次同时进行DWI和常规T1>WI、T2WI和2D DCE MRI,DWI成像采用mSENSE-DWI(SE-EPI)序列和b值500 s/mm2,在15~17 s内完成20~24层扫描;两位有10年腹部MRI阅片资历的医生独立随机分析仅2D DCE MRI检查图像和联合DWI/2D DCE MRI的图像,两种阅片方式对肝癌小病灶和微小肝癌(≤1 cm micro-HCC)的诊断能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并统计病灶的检出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对所有≤3 cm小病灶和≤1 cm MHCC病灶,两位阅片者ROC曲线下平均面积联合DWI的方法 (0.948,0.860)均高于仅2D DCE MRI(0.86,0.6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所有≤3 cm小病灶和≤1 cmMHCC病灶,联合DWI的方法 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均高于仅2D DCE MRI方法 (P<0.05).对于MHCC病灶,联合DWI方法 和仅用2DDCE MRI敏感性分别为95.8%~96.0%,62.5%~68.0%;对MHCC病灶,联合DWI的方法 的阳性预测值(95.8%~96.0%)要高于仅2D DCE MRI(94.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肝癌小病灶,联合DWI方法 和仅2D DCE MRI方法 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6%~98.7%,95.5%~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2D DCE基础上,应用屏气DWI有助于提高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肝癌小病灶检出的敏感性,而且可以补充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结合全身扫描,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与CT融合图像对植入的放射性125I粒子在体内分布的评价.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7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中,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超声诱导下125I粒子植入,另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诱导下行支架和125I粒子链条植入到血管腔内.所有患者在125I粒子植入24 h后行全身扫描,再根据125I粒子所在部位行SPECT与CT显像检查.结合全身扫描图像和SPECT与CT图像对植入125I粒子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全身扫描图像为SPECT与CT检查提供准确定位,但无法显示粒子的准确解剖部位.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5例患者植入粒子在前列腺内分布较好,而1例患者粒子植入到右侧精囊腺内;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40例血管腔内的粒子链条位于合理的位置,1例植入到上腔静脉内的粒子链条脱离到右心腔内.结论 结合全身扫描,SPECT与CT融合图像可以评价125I粒子在靶器官的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位置偏离的粒子.  相似文献   
5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ole of exocrine cells in the pancreatic enhancement images at Manganese (Ⅱ) N,N’-dipyridoxylethlenediamine-N,N’-diacetate 5,5’-bisc (Mn-DPDP)-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Methods Artificial pancreatic leakage was constructed in six dogs using a fistula tube inserted into the duodenum papillae. Pancreatic juice was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2 ml/kg of Mn-DPDPat a rate of 2-3 ml/min. The Mn content of pancreatic juice was measur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1)-weighted spin-echo images and T(1)-weighted spoiled phase gradient-echo (SPGR) images were obtained prior and approximately 30 min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n-DPDP at 1.5T. Results The Mn content of pancreatic secretion increased 60.47±21.83 μg/dl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n-DPDP (t=6.785, P&lt;0.01). The signal/noise ratio (S/N) of the pancreas increased 53%±49% and 62%±44% on T(1)W spin echo images and SPGR images,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Exocrine cells of the pancreas can absorb manganese and excrete it through the pancreatic juice. Exocrine cel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ancreas in MR imaging with Mn-DPDP.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单克隆抗体磁共振造影剂(chTNT-Gd-DTPA)地肿瘤定性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荷人肝癌裸鼠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chTNT-Gd-DTPA即刻和48h后,分别在MR、SE T1WI显示强化的情况,并与单纯注射Gd-DT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注射后即刻,两组间肿瘤的强化程度无差别。实验组在48h后扫描,所有肿瘤仍有轻度强化呈稍高信号,而对照组肿瘤信号恢复至增强前信号。结论 chTNT-Gd-DTPA具有导向肝癌的特性,为MRI提高肝癌诊断的特异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1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CT检查,其中6例做过MRI检查,仅1例只做MRI检查。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5例做了延迟期扫描。MRI检查行SE 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FMPSPGR)序列横断面动态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11个病灶为低密度,1个为略高密度。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表现,8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门脉期8个病灶有持续强化,有6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MR T1WI上5个病灶为混杂信号,T2WI上所有病灶均为高信号,但信号强度各不相同。MR增强动脉期6个病灶有强化,1个病灶强化不明显。门脉期4个病灶有持续强化,3个为低信号。MR增强扫描中也有4个病灶显示中心血管影。结论 CT和MRI检查均可显示AML的特征,特别是病灶中脂肪成分和血管影高度提示AML的诊断。MR SE序列加脂肪抑制显示脂肪成分比CT更加敏感。CT和MR动态增强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AML的强化特征,有助于提高AML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