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0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3-2017年HIV合并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南京市2013-2017年在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报告的655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和样本来源。结果合并感染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的群体有:男性人群,19~40岁和61岁以上年龄组,未婚,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途径为主(69.9%),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71.2%)。通过同性性传播合并梅毒的感染率显著大于通过异性性传播合并梅毒的感染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户籍、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感染途径及样本来源与合并梅毒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P=0.010)和婚姻状况(P=0.003)与合并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加大HIV合并梅毒感染检测力度和增加检测频率,加强实验室早期检测能力建设,以建立南京市HIV合并梅毒感染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2015年10~11月南京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11月南京六合人民医院恙虫病病例为调查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一般情况、发病情况、临床资料和暴露及危险因素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共收集恙虫病病例49例,年龄中位数58岁(IQR:14);职业中农民占73.5%(36/49);11月上旬发病最多,占42.9%(21/49);85.7%(42/49)以发热伴皮疹入院,发热持续时间中位数7 d(IQR:3);发病前3周内,6.1%(3/49)有过外出或旅游史,玉米地、棉花地、水稻地、黄豆地、红薯地和蔬菜地劳动历史的比例分别为12.2%(6/49)、8.2%(4/49)、16.3%(8/49)、8.2%(4/49)、14.3%(7/49)和49.0%(24/49);家庭中经常有老鼠活动占12.2%(6/49),偶尔有老鼠活动占57.1%(28/49)。结论南京市恙虫病高发时间为11月上旬,需加强对中年农民户外作业者的宣传教育,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灭鼠,改善住宅环境。  相似文献   
63.
刘辉  叶盛  柏玲  刘黎 《中国校医》2021,35(9):657
目的 评价系统化视力保健课程在近视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市4所小学共618名三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预组327名,对照组291名。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年的以系统化视力保健课程为核心的干预。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知识维度提升均值分别为6.96分、2.15分,态度维度提升均值分别为8.19分、2.47分,行为维度提升均值分别为10.08分、3.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91、27.836、20.644,P<0.001)。干预后,干预组新发筛查性近视率25.30%、裸眼远视力(4.82±0.28)、等效球镜度数(-0.70±1.20)D,对照组分别为29.18%、(4.83±0.26)、(-0.67±1.16)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7,t=0.390、0.248,P>0.05)。结论 系统化视力保健课程能提高小学生的防近知信行水平,但短期内对视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餐饮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肠道沙门氏菌携带和菌型分布情况,为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探讨PCR技术在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法和荧光PCR法对2016年餐饮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进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检测样品71694份,检出沙门氏菌118株,检出率为0.16%。男性和女性肠道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0.19%和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P0.05);全年中检出阳性菌株数量较多的在三、四季度,以夏秋季节为主;118株沙门阳性菌株共分布为6个血清群(亚群)。其中C2群所占比例最高为29株(24.58%),其余依次为B群25株(21.19%)、C1群21株(17.80%)、E4群20株(16.95%)、D群13株(11.02%)、E1群10株(8.47%);荧光PCR法和传统法结果一致。结论:江宁区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氏菌菌型复杂,人群带菌率与季节密切相关。荧光PCR技术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可以在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检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介绍南京青奥会传染病防控系统及其运行情况,探讨其在大型活动中对传染病的防控作用。方法开发"大型活动(青奥会)公共卫生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获取青奥会期间传染病和症状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青奥会期间南京市及周边地区传染病疫情平稳,无异常波动。南京和周边7市共报告22种5 973例传染病;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以≤14岁人群为主,分别占70.55%和58.25%;优势毒株为季H3型;胃肠道监测以儿童单纯性腹泻为主。全市腹泻病门诊以肠炎(87.26%)、消化不良(8.36%)为多。相关人员报告中有监测症状病例163例,无聚集性症状;主要症状为腹泻(47.85%)和发热(47.23%);多为随队官员(2.14%)和志愿者(0.64%),运动员最少(0.13%);就诊时间中位数为37.36h。结论实施该系统,达到青奥会疾病防控目标,圆满完成了青奥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江宁区公共场所控烟环境和消费者吸烟现状及控烟态度,为制定控烟措施,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各类公共场所进行控烟环境调查,并随机抽取消费者人群进行吸烟现状及控烟态度调查,同时进行为期1个月的控烟监管干预。结果公共场所禁烟和警示标识率为86.40%,消费者吸烟率为27.66%,对公共场所开展控烟满意的占93.19%,支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占72.77%,94.26%的受访者愿意去禁烟或部分禁烟的公共场所消费。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江宁区消费者控烟态度积极,应进一步开展对未成年人控烟和吸烟危害性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为因变量,个人特质、行为与心理、家庭网络、生活环境、宏观政策等层面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χ2检验和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27.96%,其中女性、高龄、健康状况差等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慢性病数量、接受过教育、参加社会活动、独居、家庭提供精神慰藉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不容乐观,不同层次因素均是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应从多维度综合考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南京市白下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区≥18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其空腹血糖、身高体重等。结果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5.75%,标化率为4.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年龄、运动情况、BMI指数、性别和婚姻状况是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越大、男性居民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结论男性、35岁以上居民为糖尿病重点防治人群,应倡导健康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长期趋势和流行特征,探究防控重点地区,预测2021年发病情况并制定预警阈值,指导科学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79—2020年南京市HFRS报告发病长期趋势和2015—2020年流行特征,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探讨南京市HFRS空间异质性和时空聚集性特征,利用移动中位数法和泊松(Poisson)分布,预测2021年各月报告病例数和预警阈值。结果 南京市HFRS报告发病率从1982年的7.18/10万(436例),在90年代下降至2.00/10万以内(1993年除外),2000年以来均在0.60/10万以内。2015—2020年共报告HFRS病例222例,年度病例数中位数为34(21~53)例,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2.55/10万(1.47/10万~7.06/10万);12月至次年6月占83.3%,其中3月至6月占52.7%;男性占64.9%;年龄中位数为51(15~82)岁;45岁及以上占68.9%,其中60岁及以上病例占33.8%;农民占60.8%,家务及待业占13.1%;南京南部的高淳区、溧水区和江宁区分别报告105例、37例、35例,占全市的79.7%;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均为正值(0.150~0.590),均P<0.001;2016年和2020年聚集地区为高淳区,其余年份聚集地区为高淳区和溧水区,聚集日期都分布在上半年(均P<0.001);高淳区北部和东部的5个街道以及溧水区南部的和凤镇报告病例数占两区的76.1%。预测2021年报告HFRS病例数为34例(95%CI=22~47),1月至12月每月预测值在1~4例,预警阈值在4~9例。结论 1979年以来,南京市有效控制HFRS疫情,预测2021年疫情仍平稳并确定了预警阈值,农民和中老年为重点人群,但高淳区和溧水区部分地区发病水平仍较高,建议开展专题研究并继续加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梅毒及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市鼓楼区2005-2013年梅毒及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鼓楼区梅毒年均发病率74.55/10万,其中2005-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略有下降;以隐性梅毒为主(43.9%),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淋病年均发病率28.31/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淋病男女发病率之比为9.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淋病病例均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多为本地户籍。梅毒病例主要为家务及待业(18.3%),淋病病例主要为工人(20.0%)。结论南京市鼓楼区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疾病防治能力,加大监测力度,控制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