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8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22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745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850篇
预防医学   28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64篇
中国医学   63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清纤方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清纤方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方法:利用CCl4制备肝纤维化Wistar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纤方组、秋水仙碱组。治疗8周后,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免疫组化检测Ⅰ、Ⅲ胶原,RT-PCR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Ⅰ、Ⅲ胶原和TGF-β1mRNA的表达在治疗组均明显减少。结论:清纤方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1 581例变应性疾病患者变应原血清IgE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变应性疾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在医学上的重要性日愈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应原也会因地区与时间不同而呈动态变化。因此,历史地对其观测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02年3月~2007年5月在我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并经皮肤试验拟诊的变应性疾病患者共1 58  相似文献   
13.
暴力犯罪对家庭、社会危害极大,探究其发生原因,除了要注意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与心理的内在因素及法律因素外,生物学机制也不容忽视。有学者指出反复暴力个体与特质因素关系密切,暴力行为的医学原理研究应与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并重,共同形成人类学暴力型群体研究的新领域。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发现暴力犯罪(包括杀人、纵火、抢劫、伤害、强奸等)案例中,被鉴定为无精神病并具有完全责任能力者体内激素水平与无暴力行为的健康男性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与外科治疗,以便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本组16例均行X线摄片并行CT检查,病灶分布腰椎多于胸椎,其中L4发病率最高,其中7例行MRI检查;16例血清试管凝集法滴度均大于1:16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特异性抗体IgM、IgG阳性,11例作病原学检查。[结果]14例入院前临床、X线及CT误诊为脊柱结核,误诊率87.5%;经MRI扫描误诊5例,误诊率71.43%;本组16例入院确诊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2例采取介入方法,7例采取手术病灶清除,病理符合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细胞学表现。本组仅12例(包括手术8例)进行随访1~2年,痊愈10例,好转2例,愈后无复发。[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临床与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正确选择微创术和手术病灶清除术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无论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和防止本病复发的最主要和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几种老年病防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信祥 《中国微循环》2006,10(5):388-388,F0003
我国人口组成老龄化已呈明显上升趋势。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92.5%。老年疾病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密切相关,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着手,对老年疾病进行防治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腹泻病是我国传染病中发病数量最多,流行面最广的一种疾病。药物诱发的腹泻可分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发病急、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通过文献检索,旨在研究药物诱发腹泻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胼胝体前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脑室肿瘤位置较深,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出现合并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经胼胝体前人路(ATA)主要用于切除三脑室前中部肿瘤,在打开三脑室顶时有四种手术人路方法可选择,而且手术人路的选择仍有争议。本文详细研究了12例国人尸头标本(24侧)ATA至三脑室的显微解剖,对打开三脑室顶的四种显露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纤维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婴幼儿进行结肠镜检查术日渐增多。基于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对此种手术采取何种麻醉方法尤为重要。本院近年来对此类婴幼儿采用浅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或单纯静脉麻醉,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28岁。8年前无明显诱因慢性起病,表现为少言寡语,被动懒散,脾气暴躁,打骂家人,行为紊乱,睡眠差,曾先后两次住当地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同时口服利培酮和抗抑郁药治疗,利培酮12mg/d,好转出院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无原因多次出现冲动自伤、自杀行为,自感身体虚弱,眼睛疼痛怕见光,任何情况下坚持戴墨镜;30d前无明显原因欲跳楼自杀,声称自己快要死了,并以头撞墙,遂就诊于我院。门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未定型,于2006年6月26日收住院。患者足月顺产,适龄入学,学习成绩差,经常逃学,自幼性格内向,腼腆,朋友较少,喜欢独自听音乐、看电视、逛街,对自身不适感较为关注。精神检查: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松散,情感不稳定,与外界环境不协调,行为紊乱怪异。住院期间多次出现突发性冲动自伤、自杀行为(如咬舌、撞头等),对此自述脑子乱,控制不住。易激惹,情绪极不稳定,变化异常迅速。行为怪异、做作,生活懒散。血生化、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我院1990年至1993年外科手术治疗并获病理诊断的小儿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30例。术前误诊6例,无手术死亡。分析了误诊原因,提出了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