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52篇
内科学   443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366篇
预防医学   159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99篇
中国医学   258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3篇
  1975年   1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恩替卡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玫  姚光弼 《肝脏》2003,8(2):U001-U002
自从拉米夫定作为唯一被批准上市的口服核苷类药物投入市场以来 ,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HBV )复制 ,降低病毒载量 ,使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降至正常 ,e抗原转阴及肝组织炎症坏死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使HBV发生变异 ,降低病毒对拉米夫定的敏感程度 ,以及停药后出现病毒复制的反跳。为此 ,国际上研究开发了多种核苷类的抗病毒药物 ,以克服耐药性。恩替卡韦是国内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一种新抗HBV药。恩替卡韦是一种 2′ 戊环脱氧尿嘌呤核苷类似物 ,具有极强的抗肝炎病毒能力[1] 。它的化学命名为 [1s ( …  相似文献   
72.
抗乙肝病毒治疗对自然病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玫 《肝脏》2007,(Z1)
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一)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约长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前可将其分为A—H8种基因型【1、2】,HB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学特点:美国及北欧以A型为主;亚洲和远东地区以B型、C型多见;D型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E型仅见于非洲;F型则分布在中美洲;而G和H型的分布尚不明确【1】。(二)慢性乙型肝炎的定义为:HBsAg阳性,HBVDNA定量>105拷贝/ml,有持续或间断的ALT升高>6个月,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4。(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分…  相似文献   
73.
朱玫  姚光弼  钱又宏 《肝脏》2002,7(2):82-83,86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出现YMDD变异后继续治疗的结果。方法 定期观察44例出现YMDD变异后继续长期应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项目包括临床表现、ALT、SB、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DNA及YMDD变异情况。结果 88例病人服拉米夫定3年,共有51例出现YMDD变异。48周、104周和168周YMDD变异率分别为21.7%、48%和68.4%。44例继续用药病人按变异后ALT的变化分为3组:ALT值<1ULN(16例)、>1-5ULN(21例)和>5ULN(7例);HBV DNA中位值分别为0.88、200.93和537.70mEq/ml;血清转换分别为7、1和1例。与无病毒变异组的血清转换率61.1%相比,变异后ALT正常组43.8%(P>0.05),变异后ALT异常组为7.1%(P<0.01)。结论 拉米夫定对大多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病人仍有效,但须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MSCT对肾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淋巴瘤的MSCT表现。结果 7例中包括原发性肾淋巴瘤3例,继发性4例。表现为单肾单发肿块2例,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双肾多发结节1例。单肾弥漫性肿大1例,病灶内可见血管影被包埋。后腹膜肿大、融合成团淋巴结向前浸润,肾脏受累2例,肾脏内病灶与后腹膜肿大、融合膜成团淋巴结间无明确分界。双侧肾上腺淋巴瘤同时合并右侧肾周肿块1例。7例病灶强化模式均为:肾皮髓交界期及肾实质期均表现为低强化,病灶边界不清。结论由于侵犯机制不同,肾淋巴瘤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MSCT表现也有多种类型,但仍具一定特点,熟悉其CT表现有助于在术前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5.
结缔组织是细胞附着、移动、增生、分化和发挥细胞特殊功能的骨架。大量证据表明,胃肠疾病的发生与结缔组织的变化密切相关。狭义的结缔组织相关性胃肠疾病称为结肠结缔组织病(DC),表现为结肠固有肌层结缔组织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性萎缩继而影响胃肠蠕动。广义的结缔组织相关性胃肠疾病除固有肌层结缔组织网减少或缺失外,还包括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引发的胃肠道胶原增生或纤维化。局灶性结缔组织的缺失是肠憩室和穿孔的主要原因。本文就结缔组织相关性胃肠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路建饶  易扬 《山东医药》2012,52(36):93-94,97
肾性骨病,又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即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其发生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几乎达100%。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将肾性骨病分为3种:高转化型肾性骨病、低转化型肾性骨病和混合型肾性骨病,低转化性肾性骨病又可分为骨软化症和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退行性下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术欠矫原因,评估再次手术修补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8~2017年我院退行性眼睑内翻行眼轮匝肌缩短矫正手术欠矫病例27例(27眼)。分析欠矫原因,并根据其原因选择相应手术方式,观察再次矫正的手术效果。结果 退行性眼睑内翻原因和修补方式为:下睑缩肌断裂未修补15例,给予下睑缩肌修复;水平松弛未矫正7例,给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5例同时存在下睑缩肌断裂和水平松弛,行下睑缩肌修复联合外眦韧带缩短手术。再次手术随访时间内[(18.74±12.11)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眼睑位置正常。结论 退行性眼睑内翻眼轮匝肌缩短手术欠矫的原因为手术方式选择不完全正确,眼睑退行性改变因素未得到充分矫正。发生欠矫时,应仔细分析其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仍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78.
高血压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高达70%~90%。在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液透析(HD)患者中高血压的比率达81.51%,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险因素[1]。水钠潴留是导致ESRD患者高血压的主要原因,HD可以通过清除体内潴留的水钠而达到控制血压作用。然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应用含钙1.25mmol/L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MHD6个月以上、病情稳定、连续2次血iPTH〈100pg/ml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含钙1.5mmol/L透析液)和治疗组(含钙1.25mmol/L透析液),每组各30例,观察时间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前、研究后l、3、6个月等不同时期患者血iPTH、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另外,选择使用含钙浓度1.5mmol/L和1.25mmol/L透析液进行MHD的患者各20例,检测单次透析前、透析结束时以及下次透析前的血清校正钙、磷和iPTH浓度。结果:(1)治疗组单次透析后血清校正钙、磷和钙磷乘积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iPTH浓度较透前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上述血钙和iPTH浓度无明显变化;(2)透析后治疗组血清校正钙和钙磷乘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iPTH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血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1个月后血清校正钙、磷和钙磷乘积较治疗前开始下降,3个月后进一步下降,P〈0.05,6个月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iPTH水平1个月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4)对照组治疗后1、3、6个月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iPTH〈100pg/ml MHD患者应用含钙1.25mmol/L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能较好地控制其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水平,有效地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报道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PACNS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特点。结果 2例患者均以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起病,以右侧肢体无力伴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数月内持续进展。2例患者头颅MRI均提示颅内多发水肿病灶伴渗血,增强后有不规则强化,动态MRI随访见病灶均呈持续进展。2例患者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血管炎指标均阴性,经脑组织活检病理排除了肿瘤、真菌、结核和病毒感染,证实为PACNS。结论 PACNS以中枢神经系统局限性受损为主要特点,症状常持续性进展,影像学检查有临床诊断意义,但脑组织活检和排除其他疾病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