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12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陕西中医》2016,(5):580-582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分布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辨证、中医症状积分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及抑郁评估。结果:中医证型分布: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寒热夹杂证、瘀血阻络证构成比分别为33.00%、26.00%、20.50%、13.50%、7.00%;中医症状积分评分23.19±3.52分,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0.21±6.32分、56.29±7.10分,SAS和SDS评分高与国内常模(P0.05);焦虑及抑郁患病率为28.50%、21.00%;胃阴不足证、寒热夹杂证均焦虑患病率为31.71%、55.56%高于抑郁患病率9.76%、7.41%(P0.05),肝胃不和证抑郁患病率48.08%高于焦虑患病率21.15%(P0.05),寒热夹杂证患者焦虑患病率最高为55.56%,肝胃不和证患者抑郁患病率最高为48.08%;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与SAS、SDS评分间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证型以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寒热夹杂证患者易患焦虑、肝胃不和证患者易患抑郁,中医症状积分较高时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2.
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穴位敷贴加微波照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与中药治疗该病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治疗66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的慢阻肺、中医辨证属喘证(寒喘)患者,年龄45-75岁,男34例,女32例.其中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3.1)岁;平均病程(5±1.6年).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4±3.2)岁;平均病程(5±1.7)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制活血软肝丸并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柴胡、郁金、牡丹皮、血竭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泛制成水丸。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制备的丸剂均匀、崩解好,显微鉴别专属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无干扰,柴胡皂苷a线性范围为0.1~1.6μg,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0.49%,n=6。结论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准确快速,能较好控制本品质量。  相似文献   
64.
<正>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位居风、痨、蛊、膈四大顽症之首,中风神昏是临床之危候,表现为昏睡、神识模糊、时昏时醒、昏迷不醒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昏时间越长,并发症就越多,治疗难  相似文献   
65.
五苓散治疗肾性水肿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肾性水肿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30例住院患者使用五苓散(泽泻15g,茯苓、猪苓、白术各9g,桂枝6g),1剂/d,水煎450mL,早中晚温服。外感风邪,肿甚而喘加麻黄、苏叶、桔梗、杏仁;湿热甚加鱼腥草、连翘、车前子;气滞加柴胡、木香、陈皮;气虚甚加黄芪、薏苡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加杜仲、桑寄生、牛膝;形寒肢冷加制附片、肉桂;血瘀加益母草、泽兰、丹参、鸡血藤。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24h尿量、水肿及情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五苓散治疗肾性水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10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或避免化疗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制舒肝抗纤丸并制订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柴胡、郁金、牡丹皮、血竭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泛制成水丸。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制备的丸剂均匀、崩解好,显微鉴别专属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无干扰;柴胡皂苷A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1.6μg,平均回收率为97.54%,RSD为1.44%(n=6)。结论该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准确、快速,能较好控制本品质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温胆汤辅助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患者15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温胆汤辅助治疗,治疗两个疗程(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诊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随诊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3%;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远期疗效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9.
甲亢危象即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的严重合并症,本病临床较少见,但一旦发病易危及生命。我科在2012年7月份收住院诊治两例甲亢危象患者,经积极救治,两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发如下。1病例1患者王某,男,45岁。因"间断胸闷两年,加重伴心慌一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范治疗,否认有甲亢病史。此  相似文献   
70.
吕倩  彭丽 《中医临床研究》2013,(17):95-95,9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和月经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