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0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1535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397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1439篇
内科学   1134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69篇
特种医学   448篇
外科学   1438篇
综合类   2430篇
预防医学   399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570篇
  16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36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小肠疾病的诊断受起病隐匿、症状特异性不强和病变部位深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非常困难。传统的各种检查手段因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均无法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双气囊内镜不仅还可直视整段小肠的黏膜变化,对小肠病灶进行活检病理检查,对于小肠息肉还可通过特定的器械进行内镜下治疗。从2005年12月9日至2007年1月23日,本内镜中心对88例小肠疾病患者施行了107例次的双气囊内镜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氧化介导的组织损伤是ALI/ARDS的重要发病机制.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是ROS最主要的来源.在各种病理情况下,ROS与血管内皮和肺上皮损害有关.抗氧化治疗后在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显示可改善ALI/ARDS生理参数,但对死亡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血糖及其他体液葡萄糖测定进展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本文从糖尿病医患角度介绍血糖测定的进展。主要从血浆糖测定到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以及近年的微创组织液糖测定及无创糖测定。较详细地讨论了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的特点和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4.
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为GERD的临床表现和自然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GERD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TLESR)的神经生理基础、胃与食管连接部酸分布特点以及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胰腺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表达。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常规饲料;肥胖模型组10只,给予高脂饲料,共喂养12周。测定大鼠空腹胰岛素、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附睾脂肪垫重量;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PTP-1B蛋白的表达。用免疫沉淀法检测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程度。结果(1)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36±0.18 vs 0.91±0.28,P〈0.05);(2)肥胖组大鼠葡萄糖耐量受损,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Ⅰ相分泌反应受损;(3)肥胖组大鼠胰腺中PTP-1B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含量增加86%(P〈0.01)。肥胖组胰腺中胰岛素诱导的IR和IRS-1磷酸化程度都降低。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胰腺中PTP-1B蛋白表达量升高,从而使胰岛素诱导的IR和IRS-1磷酸化程度降低,可能是肥胖状态下引发胰岛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 (CHVHF)对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17例重症急性肾衰 (ARF)患者行CHVHF治疗 9~ 10h/d。置换液流量为 40 0 0~ 5 0 0 0mL/h ,均以前稀释方式输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2、4、6、8和 10h(或结束时 )取血检测TNF -α、IL - 1β、IL - 2、IL - 2R、IL - 4、IL - 6、IL - 8、IL - 10的浓度。结果  17例重症ARF患者存活 13例 ,其中 10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治疗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TNF -α、IL - 1β、IL - 2、IL - 2R以及IL - 8水平均逐渐降低 ,并以治疗后 6~ 8h降低最为显著。然而 ,在CHVHF治疗 8~ 10h ,均有不同程度地回升 ,但仍均显著低于CHVHF治疗前水平。血浆抗炎细胞因子IL - 4、IL - 6及IL- 10在CHVHF治疗后也逐步降低 ,以治疗后 2~ 4h降低最显著 ,随后均逐渐升高 ,并维持至治疗后 10h。结论 CHVHF可清除多种细胞因子 ,其清除作用具有饱和效应 ,适时更换血滤器可能有助于其清除。  相似文献   
997.
背景 2型糖尿病(T2DM)是多种肿瘤及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关于T2DM与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探讨T2DM对Ⅳ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5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Ⅳ期肺癌合并T2DM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Ⅳ期肺癌不合并T2DM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一线含铂类双药联合方案化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01-3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记录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Ⅳ期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 (1)观察组患者男性比例、有吸烟史及其他慢性疾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患者PFS为13〔95%CI(9,17)〕个月,观察组为8〔95%CI(6,9)〕个月;两组患者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其他慢性疾病史、病理类型、T2DM不是Ⅳ期肺癌患者PFS的影响因素(P0.05)。(3)对照组患者OS为36〔95%CI(28,43)〕个月,长于观察组的18〔95%CI(15,22)〕个月(P0.01)。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他慢性疾病史〔HR=1.756,95%CI(1.080,2.856)〕、T2DM〔HR=2.311,95%CI(1.631,3.302)〕是Ⅳ期肺癌化疗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及其他慢性疾病史是一线含铂类双药联合方案化疗的Ⅳ期肺癌患者OS的影响因素,但T2DM并非此类患者PFS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评价复方替米沙坦在替米沙坦单药治疗无充分反应时中国高血压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经1周安慰剂筛选期,69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入80 mg替米沙坦单药开放治疗期.345例对替米沙坦单药开放治疗8周无充分反应[平均坐位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进入为期8周的随机双盲治疗期.175例患者进入复方替米沙坦治疗组(80 mg替米沙坦加12.5 mg氢氯噻嗪),170例进入80 mg替米沙坦单药治疗组.每次随访测量坐位和立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值,记录不良事件.筛选期以及开放和随机双盲治疗期结束时进行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1)与开放治疗期结束(基线)比较,随机双盲治疗8周后,复方替米沙坦组坐位舒张压谷值平均下降10.1 mm Hg,替米沙坦单药组平均下降7.7 mm Hg,两组间比较P=0.0017.复方替米沙坦组坐位收缩压谷值平均下降14.2 mm Hg,替米沙坦单药组平均下降7.4 mm Hg,两组间比较P<0.0001.(2)与基线比较,随机双盲治疗8周后,复方替米沙坦组立位舒张压和收缩压谷值平均下降幅度大于替米沙坦单药组,两组间比较P=0.0350和P<0.0001.(3)按照平均坐位舒张压谷值<90 mm Hg和(或)与基线值相比降低≥10 mm Hg评价,随机双盲治疗8周后,复方替米沙坦组有效率为74.6%(129例患者),替米沙坦单药组为59.2%(100例患者),两组间比较P=0.0016.(4)在随机双盲期,两组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5%和3.6%,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 替米沙坦单药治疗无充分反应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复方替米沙坦每日口服一次能够进一步降低血压,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影响成人急性重症心肌炎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随访结果。 方法 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成人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52例与普通心肌炎患者2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按住院期间治疗结果分为生存组(44例)和死亡组(8例),回顾性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急性并发症与治疗结果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重症心肌炎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重症心肌炎院内生存组44例患者与普通心肌炎组20例患者,出院后按队列研究随访0.5~5年,对比分析再住院率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率。 结果 心电图QRS波时限延长、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血清肌酐、高敏肌钙蛋白I和脑钠尿肽值,死亡组显著高于生存组;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血清肌酐、高敏肌钙蛋白I、脑钠尿肽值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重症心肌炎组与普通心肌炎组患者出院后,两组在再住院率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率上无显著差异。 结论 血清肌酐、高敏肌钙蛋白I、脑钠尿肽增高是重症心肌炎急性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出院后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哮喘的关系毋永正方凤李强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是德国生理学家VanNeergaard在1929年发现的,当时仅认为它是存在于肺泡气液交界,减低表面张力,防止呼气末肺萎陷的一种代谢较为稳定的脂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