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胡永芳  徐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18-2219
目的探讨液基夹层杯集菌离心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对结核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液基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直接涂片法和BacT/Alert 3D全自动系统分离培养法对372例痰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涂片法、夹层杯法和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0.2%、39.5%和51.3%,夹层杯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P<0.01);以培养法为标准,直接涂片法和夹层杯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36.6%、66.1%;73.3%、84.4%。结论夹层杯离心集菌涂片法对抗酸杆菌检测有利于操作标准化、简便化和生物安全防护且阳性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22.
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发生药物热的临床特征,以期为其药物热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发生药物热的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诊疗经过、药物热发热特点、致热药物等,将感染性发热与药物热比较,总结药物热临床特征。结果:(1)共收集发生药物热的艾滋病患者37例,其入院时均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9.2±0.87)℃,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感染性发热病程(17.72±12.98)d。(2)β-内酰胺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异烟肼及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均可导致药物热,以β-内酰胺类最常见(51%),其次是利福霉素类(30%)。(3)与感染性发热比较,药物热高热者更多(70.3%),以弛张热、稽留热为主,而感染性发热高热者43.2%,以不规则热更常见(均P<0.05);药物热时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感染性发热,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感染性发热患者(均P<0.05)。结论:药物热是艾滋病患者发热原因中并不少见的原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最常见。发热的热型、热度、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为药物热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423.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以及患者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期望为TBM临床早期有效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性脑膜炎科2011年1月3日至2013年11月27日期间95例有脑脊液培养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记录的TB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3例;初治患者73例,复治患者21例(不含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1例);16例患者临床血液检测HIV抗体为阳性,统计脑脊液药敏试验(包括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力克菲蒺、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钠共11种药物)和菌株鉴定的结果,以及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分析耐药特征,及影响耐药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脑脊液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占1.1%(1/95),且对11种抗结核药物均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94例,占98.9%(94/95),其中40例对11种抗结核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总耐药率为42.6%(40/94),其余54例均敏感.MDRTB占12.8% (12/94);XDR-TB占1.1%(1/94).(2)耐药类型:单耐药者占9.6%(9/94);耐2种药物者占16.0%(15/94);耐3种药物者占2.1%(2/94);耐3种以上药物者占14.9%(14/94).(3)耐药顺位前6位排名:Sm[26.6% (25/94)]>INH[23.4% (22/94)]>RFP[18.1% (17/94)]>PAIN[16.0% (15/94)]>EMB与Rft[均为14.9%(14/94)].(4)11例TBM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占11.7%(11/94);不同性别[男性90.2%(46/51)、女性86.0%(37/43)]、初治患者[90.4%(66/73)]或复治患者[81.0%(17/21)]对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6、7.44,P值均>0.05);合并HIV抗体阳性的患者计数结果[100.0%(16/16)]显著低于HIV抗体阴性[85.9%(67/78)]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4.21,P<0.01).结论 94例TBM(不含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1例患者)初治与复治患者均呈高耐药趋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普遍偏低,特别是TBM合并HIV抗体阳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424.
全球每年约有 1 千万的新发梅毒病例[1],而在确诊的一期或二期男男性行为 (MSM)梅毒患者中大约有 10.5%合并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2].近几年,我国梅毒和 HIV 共感染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MSM群体中梅毒合并HIV感染的发病率大约为 2.7%[3].梅毒与 HIV 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疾病进展的作用,临床上会表现出较严重的症状或不典型的特征,其中常规苄星青霉素治疗的失败率、治疗后血清出现复发率以及梅毒血清反应假阴性率等指标均较没有合并 HIV 感染的梅毒患者高.本文就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收治的 3 例HIV感染合并三期梅毒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425.
鲁雁秋  池祥波  王静  孙凤  张露  陈耀凯 《重庆医学》2021,50(18):3170-3173
目的 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IgM、IgG动态变化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辅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与病程.方法 对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的血清IgM与Ig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危重型3种类型,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在入院期间IgM与IgG的变化规律.结果 入院时,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清IgM阳性率为70.5%,IgG阳性率为74.3%.在4周的治疗期内,轻型/普通型患者血清IgM、IgG阳性率均在80.0%以上,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IgM、IgG阳性率达100.0%,而无症状感染者血清IgM在入院时阳性率为56.1%,而后降低,到治疗4周时阳性率为14.3%.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危重型患者IgM、IgG阳性率在治疗后的第1、2周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入院时、治疗1、2、3、4周血清IgG、IgM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IgM滴度在入院时、治疗后1、2、3、4周高于无症状感染者,IgG滴度在治疗后1、2、3、4周也高于无症状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IgM、IgG结果有所差异,血清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但不可单独用于疾病诊断和社区筛查.  相似文献   
426.
吕圣秀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53-1455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不同时期的CT表现.方法:将22例临床确诊的AIDS合并PCP患者胸部CT检查不同病理时期的CT表现及治疗后的CT随访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改变较少(占5%);中期较多,影像学改变典型,表现以双肺实质对称性渗出性改变为主的磨玻璃影,预后较好(占82%);晚期表现较复杂,除了肺实质改变外,以间质改变为主的网格状影,弥漫性小结节影或网织结节影,胸膜下"月弓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小片实变较多见,预后差.结论:胸部CT不仅可以充分显示PCP的病变影像,同时认识不同病理时期的CT表现,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427.
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长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75-1576
含碘造影剂在注射时或注射后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特别是特异性过敏体质的病人发生率更高,医护人员一定要认真询问有无过敏史和其他禁忌证,做好解释工作和心理护理,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物,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和熟悉其不良反应的表现,积极的救治和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28.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病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88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研究组)的胸部CT表现,并与同时期86例经临床确诊的普通肺结核患者(对照组)的胸部CT进行比较,总结研究组CT影像特点。结果 (1)病变性质与形态: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常见的表现有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少见的表现有斑片状影、树丫征、空洞性病变、干酪性病变、纤维条索影、钙化、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等(P0.05)。(2)病变分布:研究组较对照组更易在肺结核的非好发部位出现病变(P0.05)。(3)病变范围:研究组较对照组病变范围更广泛(P0.05)。(4)肺外结核:两组肺外结核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D~+_4T淋巴细胞计数:研究组平均82.27±61.09个/μL,对照组平均392.09±175.86个/μ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的胸部多层螺旋CT表现不典型且表现形式多样,片状影、粟粒影、弥漫结节影、磨玻璃影、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是其常见表现,尤其是双肺弥漫结节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坏死,高度提示艾滋病并发肺结核。  相似文献   
429.
目的探讨伴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差异。方法搜集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纳入标准(具有治疗前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既往未经过抗NTM及抗结核药物治疗,排除并发尘肺、糖尿病、HIV或其他感染,且均伴有直径>10 mm空洞者)的全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同期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与观察组相同)的862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抽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T检查表现的支气管扩张分类及分布、空洞形态及邻近胸膜增厚、肺体积缩小、肺气肿、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支气管扩张、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肺部病灶钙化、肺体积缩小、肺气肿、薄壁空洞、空洞邻近胸膜增厚分别占92.3%(24/26)、88.5%(23/26)、57.7%(15/26)、69.2%(18/26)、57.7%(15/26)、73.1%(19/26)、80. 8%(21/26),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占60. 0%(24/40)、35. 0%(14/40)、15. 0%(6/40)、15. 0%(6/40)、10. 0%(4/40)、25.0%(10/40)、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9、18.28、13.24、20.03、17.48、14. 79、11. 90,P值均<0.05);观察组大结节影(直径≥10 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及心包增厚者分别占19. 2%(5/26)、34. 6%(9/26)、7.7%(2/26)、26. 9%(7/26)、23.1%(6/26)、7. 7%(2/26),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占57.5%(23/40)、72. 5%(29/40)、37. 5%(15/40)、75.0%(30/40)、47. 5%(19/40)、30.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 45、9. 26、7. 32、14. 79、3. 99、4. 69,P值均<0. 05)。观察组无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占1~2叶的发生率分别为11. 5%(3/26)、19. 2%(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0.0%(16/40)、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3、6.34,P值均<0.05);观察组支气管扩张占3~4叶、占≥5叶的发生率分别为30.8%(8/26)、38.5%(10/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0%(2/40)、5. 0%(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2值分别为6. 26、9. 72,P值均<0. 05);观察组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占3~4叶的发生率为26.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5.0%,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χ~2值为4.70,P<0.05)。结论伴有空洞的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CT表现中薄壁空洞、肺体积缩小、肺气肿、双肺广泛静脉曲张状及囊状支气管扩张多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大结节影(直径>10 mm)、结节边缘模糊、单发空洞、厚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少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以上特征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30.
邱倩  杨松  陈勇  徐小明  杨再兴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1):1155-1159
目的 评价硫异维甲类化合物(SHetA2)在体内外对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抗菌效果。方法 (1)采用试管法,将SHetA2(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分别加入苏通培养基内后,加入等量MTB标准菌株H37RV菌液[1mg/ml,每支接种0.1ml,含10 6菌落形成单位(CFU)细菌],于37℃培养2周,测定SHetA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2)将76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小鼠采用雾化吸入感染装置构建肺结核感染模型,最终纳入60只建模成功的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异烟肼组、SHetA2组,每组20只,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异烟肼、SHetA2进行治疗。治疗45d后,观察各组小鼠体征及体质量变化、肺组织细菌载荷量计数及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HetA2对MTB标准菌株H37RV的MIC为10μg/ml。(2)体内抗结核实验显示,治疗45d后,对照组小鼠体质量为(27.21±2.85)g,明显低于异烟肼组[(37.98±3.09)g]和SHetA2组[(38.28±3.4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P=0.023);异烟肼组与SHetA2组比较,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10,P=0.998);对照组小鼠肺组织重度病变的构成比(80.0%,16/20)明显高于异烟肼组(15.0%,3/20)和SHetA2组(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2.18,P<0.01);对照组小鼠肺脏感染细菌数量[经对数转换(lg10CFU/ml)]为7.01±1.23,明显高于异烟肼组(2.59±0.87)和SHetA2组(2.25±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1,P=0.002);而异烟肼组与SHet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33,P=0.970)。 结论 SHetA2在体内外均对MTB有抗菌作用,或可成为新的抗结核化学药物的候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