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6篇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赵文菊 《现代肿瘤医学》2021,(19):3425-3430
目的:探讨TACE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应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存活率、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4周的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同时观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0.00%(18/3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10/30);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各免疫细胞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患者CD8+水平均显著下降,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1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1年生存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死亡3例,存活27例,对照组死亡10例,存活20例,两组生存期差异存在显著意义(log-rank P= 0.030);且研究组半年后和1年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基础上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可以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细胞水平和机体免疫应答功能,提高1年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1) 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 66.7%, SYT-SSX2 33.3%); MFSS为100%(10/10)(SYT-SSX1 80%,SYT-SSX2 20%),SS组织学类型与融合基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95%(38/40)的SS病例表达P300,包括93.3%(28/30)的BSS以及100%(10/10)的MFSS,P300的表达与SS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P300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P=0.019)和TNM分期(Ⅲ~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水蛭提取物对电离辐射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L2上皮-间质转化(EMT)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水蛭提取物对L2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筛选适合的作用浓度。将体外培养的L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8 Gy(60Coγ照射剂量)组和8 Gy+0.50 g/L水蛭提取物组和8 Gy+1.00 g/L水蛭提取物组,倒置显微镜观察L2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L2细胞中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α-SMA、TGF-β、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0 g/L相比,2.00和4.00 g/L水蛭提取物作用48 h后L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0.125、0.25、0.50和1.00 g/L水蛭提取物对L2细胞存活率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因此选取0.50和1.00 g/L水蛭提取物进行后续实验。8 Gy60Coγ照射后L2...  相似文献   
94.
陈英华  傅建伟  邓媛  廖毅  黄薇  王丁琼 《重庆医学》2013,42(12):1357-1359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mRNA对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替吉奥(S-1)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24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口服S-1化疗,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中DPD mRNA和TS mRNA的表达,观察其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TS mRNA低表达组的S-1化疗有效率为50%明显高于TS mRNA高表达组的25%(P<0.05),TS mRNA低表达组化疗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4个月,明显长于TS mRNA高表达组的3.5个月(P<0.05)。DPD mRNA低表达组的S-1化疗有效率为42%,与DPD mRNA高表达组的33%相似(P>0.05)。DPD mRNA低表达组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为6.5月,与DPD mRNA高表达组的7.2月相似(P>0.05)。结论外周血中TSmRNA高表达的患者对S-1治疗的有效率较低,生存时间较短,而DPD mRNA表达与S-1的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并分析吉西他滨小剂量单药化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及IL-2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并注入IL-2治疗,而观察组则加用吉西他滨单药小剂量单药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6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的药物毒副反应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吉西他滨小剂量单药化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及IL-2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和毒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通过分析晚期肿瘤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防范于未然.结果 思想重视,措施得力,将晚期肿瘤患者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 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做好晚期肿瘤患者的安全管理,可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满意度和对所患疾病的适应性,减少医疗纠纷,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比较,并评价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B组20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40%;B组总有效率25%.A组治疗方案有效率高于B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水钠潴留、过敏反应和心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轻微,无治疗相关性死亡.A组治疗期间KPS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苗  刘洋 《医学综述》2011,17(21):3345-3347
目的 分析研究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4例NSCLC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奈达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联合紫杉醇脂质体治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0.54%,对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并发下肢静脉癌栓形成的放疗效果。方法将32例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并发下肢静脉癌栓形成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进行局部6MV-X线放射治疗,2Gy/d,DT 40~60Gy/(4~6)周;对照组给予患侧肢体制动、抬高患肢、静脉输注香丹注射液2周。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7.1%),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5.36,P<0.05)。结论放疗对恶性肿瘤病人下肢静脉癌栓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