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427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测定儿童口服复方氯胺酮的血药浓度并探讨血药浓度与药效学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点氯胺酮(KET)、咪达唑仑(MZ)、阿托品(AT)的血药浓度;观察药物显效时间、镇静止痛效果。结果KET的tmax=(30±15)min,Cmax=(633±121)ng·mL-1;MZ的tmax=(30±15)min,Cmax=(105±35)ng·mL-1。患儿服药(10±4)min,血中可测到KET、MZ的含量;(30±20)min达峰;未检测到AT。结论复方氯胺酮口服液起效时间与其血药浓度高峰期相近。  相似文献   
22.
高血压和冠心病是两种不同的疾患,但可同时存在于一个患者,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预测,至2 0 2 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79% ,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可由于合并存在的高血压而明显加速。本章讨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冠心病的五种临床类型。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具有较大的储备能力,在剧烈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地…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明确下呼吸道感染>70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孢哌酮/舒巴坦组46例,1.0~2.0 g,静脉滴注2次/d;头孢哌酮组40例,1.0~2.0 g,静脉滴注2次/d,疗程5~14 d作对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98%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适用于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临床外科寻找简便易行有效的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新方法和药物:方法:用白及、黄芪等多味中药制成抗粘灵气雾剂,通过对60只家免盲肠部分切除制造实验动物模型,并对其创面进行活体药物喷涂。结果:抗粘灵气雾剂预防腹腔术后粘连效果良好,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抗粘灵气雾剂预防腹腔术后粘连有效,且方法简便易行,从而可为临床外科领域提供高效。价廉的木申抗粘连药物。  相似文献   
25.
普卢利沙星的合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3,4-二氟苯胺制得6,7-二氟-4-羟基-2-甲氧甲硫基喹啉-3-羧酸乙酯,在乙醇中与盐酸反应得到巯基化合物后,经与1,1-二碘乙烷环合、与哌嗪缩合、酸性水解得到6-氟-1-甲基-4-氧代-7-(1-哌嗪基)-1H,4H-[1,3]硫氮杂环丁烷并[3,2-a]喹啉-3-羧酸,最后与由3-羟基-2-丁酮和三光气反应后溴代得到的4-溴甲基-5-甲基-1,3-二噁环戊烯-2-酮缩合,得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卢利沙星,总收率26%(以3,4-二氟苯胺计).  相似文献   
26.
27.
吴琼 《当代医学》2021,27(14):140-141
目的 探讨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B蛋白(S100B)、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80例于本院就诊的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和观察组(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用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8 d后血清S100B、Hcy、ANG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8 d后,两组血清S100B、Hcy水平低于治疗前,ANG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100B、Hcy水平低于对照组,ANG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安全性均较好,利于调节患者血清S100B、Hcy、ANG1水平.  相似文献   
28.
顾艳利 《临床肺科杂志》2014,(12):2324-2326
<正>呼吸道病毒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一种病因,特别是儿童、老年人或合并医学合并症的人群。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检测提高了病毒感染检测的能力。有研究报道,当运用PCR检测病毒时,45%~75%的儿童和15%~54%的成人CAP患者可检测到病毒感染。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是很常见的,但目前很难判断CAP患者是否仅由病毒感染引起。抗流感药物神经氨酶抑制剂(磷酸奥司他韦,即达菲)应该早期用于临床怀疑流感病毒感染的CAP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细菌感染。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60岁,以"发热11天,呼吸困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止嗽散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止嗽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EF、FEV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嗽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0.
王薇 《黑龙江医药》2021,34(3):588-590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联合应用依那普利与丹参酮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0收治的,共计11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丹参酮与依那普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内皮素-1(ET-1)、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FIB、PV、全血低切及高切黏度、ET-1及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丹参酮联合应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取得确切疗效,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ET-1及NT-proBNP水平降低,具有大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