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91.
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肺组织内源性谷氨酸释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氨酸在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新生大鼠,出生后12h内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高氧组维持氧浓度≥95%,分别在1,3和7d后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肺脏,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取小鼠,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白细胞计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Lowry法检测总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氨酸含量。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持续高氧暴露1d新生大鼠肺组织W/D比值无明显变化,暴露3和7dW/D比值明显增加。HE染色可见,持续高氧暴露3d肺泡腔内少量炎症细胞渗出,暴露7d肺泡内红细胞和炎症细胞进一步增多,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数量减少。持续高氧暴露1d新生大鼠BALF中LDH活性明显增加,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暴露3和7dBALF中LDH活性、总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空气对照组。持续高氧暴露1和3dBALF中谷氨酸含量亦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结论高浓度氧可引起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诱导肺组织内源性谷氨酸的释放,提示谷氨酸在高氧性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2.
吕霞  张谦  郭军  周厚荣  刘海健 《贵州医药》2009,33(3):198-202
目的探讨654-2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油酸诱导的大鼠ARDS模型,分别使用654-2、甲基强的松龙药物干预,测定各组各时段肺组织干温比和血清中TNF-α、IL-1的水平,并观察光镜下肺组织病理学及电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改变。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及血清中TNF-α、IL-1水平改变与模型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24h组时其与654—2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光镜结果显示:甲基强的松龙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优于654-2;24h光镜下肺组织病理评分甲基强的松龙组(8.92±3.62)分与654-2组(13.29±2.98)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镜下甲基强的松龙干预组较654-2干预组肺Ⅱ型细胞包膜完整,板层小体空泡现象较少,细胞核较完整,染色质较均匀。说明甲基强的松龙保护肺Ⅱ型细胞的作用强于654-2。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失控性释放,以减轻大鼠肺Ⅱ型细胞的功能损伤,较654—2显示出更好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3.
研究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诊护理,对9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过早期急救,抢救成功率为84.9%。  相似文献   
394.
目的讨论女性乳腺增生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自乳腺结构边缘开始,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连续转动扫查,显示乳腺管长、短轴及乳腺质地特征。结果参照WHO对乳腺结构不良病理分类,将乳腺增生超声表现分5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囊肿型、局灶性纤维化型及纤维腺瘤样增生型。按其图像特征诊断,发病率符合年龄变化和病理发生过程,导管增生型、小叶增生型发病年龄稍低;囊肿型、局灶纤维化型与纤维腺瘤样增生型发病年龄稍高。随着年龄增长,间质型增多,导管型减少。结论女性乳腺增生的声像图特征有助于超声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95.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常见于交通意外、高空坠下、刀刺伤等。创伤的救治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保证,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存活率,要提高创伤救治,高质量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  相似文献   
396.
高峰  安啟萍  罗羽  刘丹  李娜  周雨晨 《职业与健康》2023,(21):2892-2896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职业尊重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8—11月便利抽取贵州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男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职业尊重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贵州省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职业尊重感较低,222例男护士职业尊重总分为(88.21±11.32)分,其中职业自我认识得分为(10.26±4.12)分,职业能力感得分为(39.47±2.49)分,社会信任与尊重感得分为(8.69±3.11)分,组织的尊重与认可得分为(16.12±1.65)分,职业威信与未来价值得分为(13.67±1.2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月收入、社会支持及情绪智力均是男护士职业尊重感的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情绪智力与男护士的职业尊重感呈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与男护士的职业尊重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贵州省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职业尊重感水平较低,男护士职称低、月收入低、社会支持水平低、情绪智力水平低是其职业尊重感低下的影响因素。管理者应根据男护士职业尊重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策...  相似文献   
397.
目的 探讨miR-141-3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gomir-NC组、miR-141-3p agomir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脂多糖(LPS)滴注法构建ARDS模型;将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RLE-6TN细胞分为NC组、LPS组、miR-NC组、miR-141-3p mimics组、miR-141-3p mimics+pcDNA组、miR-141-3p mimics+NRF2与Kelch样环相关蛋白1(Keap1)组,除NC组外,其余各组建立LPS细胞模型;qPCR检测肺组织和细胞中miR-141-3p、Kea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和细胞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98.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254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得分52.53±10.4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发作次数、合并症、后遗症、回避与屈服应对方式是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影响因素精准干预,切实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从而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399.
目的 探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阶段心理社会适应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贵州省某三甲医院10例中青年AMI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出9个主题:(1)疾病诊断阶段:怀疑与否定、恐惧与焦虑。(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阶段:接受信息不足、术后不舒适感减轻或消失。(3)出院准备阶段:接受与认同、对未来的担忧。(4)调整与适应阶段:面临的心理社会适应挑战、采取的态度及应对方式、心脏康复需求。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中青年AMI患者疾病不同阶段的内心感受,积极干预以减少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促进心脏康复和提高心理社会适应水平,降低再梗及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00.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8例。入院后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以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40 mg以生理盐水5 ml溶解后加入1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B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首剂量为0.1 mg静脉推注,后0.2 mg奥曲肽采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以2.08μg·h~(-1)微量泵注维持静脉泵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碳酸氢根离子、血浆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尿素氮、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异常,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皮疹,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奥曲肽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相比可明显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碳酸氢根离子、降低尿素氮、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