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CT辅助下3D打印技术模拟复杂骨盆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45例作为3D打印组,采用激光快速自动成型机快速制作骨盆骨折个体化标本,标本需囊括解剖动、静脉血管,临床医生根据3D模型个体化标本情况,讨论最终方案。另选择同时期45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常规组,常规组手术前仅进行X线、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3D打印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1);常规组患者优良率为95.55%(43/45),3D打印组优良率为82.22%(37/45),3D打印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并发症,常规组患者出现1例(2.22%)切口感染、1例(2.22%)下肢静脉血栓,3D打印组出现1例(2.22%)切口感染,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杂骨盆骨折术前应用CT辅助下3D打印技术可直观了解骨折实际情况,手术前模拟手术方案更有利于优化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联合西医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小青龙汤联合西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各指标及血清TNF-α、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TNF-α、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憋喘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西医方案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Tc17细胞在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1例骨肉瘤患者及17例健康人外周血中Tc17细胞的比例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分析Tc17细胞比例与IL-17浓度及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0.72±0.46)% 相比,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Tc17细胞比例(3.18±1.99)%明显增加,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肉瘤患者外周血血浆中IL-17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c17细胞水平与IL-17浓度、骨肉瘤肿瘤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骨肉瘤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骨肉瘤患者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循证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4%,同期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各为(88.67±1.23)分、(76.24±1.26)分,观察组得分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9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63例肝细胞癌患者及20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对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和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CT诊断肝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1%,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5.0%;B超分别为77.8%和55.0%,CT诊断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B超.肝细胞癌患者中合并肝硬化、HBsAg阳性、AFP升高等人数明显多于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合并结石及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少于肝胆管细胞癌;CT诊断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存在特异性差异.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与延迟扫描能有效提高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且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二者进行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大叶榄仁叶中三萜类成分及其降糖活性。方法:使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大叶榄仁叶提取物中的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体外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分离所得的三萜化合物进行体外降糖活性检测。结果:从大叶榄仁叶中共分离出13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白桦酸(2)、2-羟基熊果酸(3)、3-表白桦脂酸(4)、阿江榄仁酸(5)、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甲酯(6)、麦珠子酸(7)、3β,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8)、3α,19α,23,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9)、积雪草酸(10)、rubrajaleelol(11)、maslinicacid(12)、2α-羟基乌苏酸(13)。体外活性实验表明,积雪草酸对体外α-淀粉酶抑制作用显著。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11为首次从使君子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大叶榄仁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环抱器、锁定板、环抱器-锁定板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胸外科96例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24~79(49.2±13.8)岁,均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内固定材料不同分组:选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37例为环抱器组,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38例为锁定板组,两种材料联合使用21例为联合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围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断端数目、骨折部位、胸部并发症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生环抱器或接骨板、螺钉脱落等。环抱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0.89)min,优于联合组的(13.50±1.83)min及锁定板组的(15.27±1.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三组中锁定板组术中出血量[(96.34±6.59)mL]最少,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三组患者伤口引流量、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以及肺不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采用环抱器、锁定板、环抱器-锁定板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均安全有效,环抱器组所需手术时间最短,锁定板组术中出血量最少。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41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单纯的丙泊酚、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3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MAP、HR和SpO2的变化情况,记录丙泊酚用量、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恢复时间、手术后不良情况中呕吐恶心例数,根据VAS评估手术后30 min患者宫缩痛的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的总用量大于B组和C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均小于A、C组(P<0.05);手术后30 min患者宫缩痛的VAS评分比较,B、C组均小于A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较好,不仅没有明显镇静作用,呼吸抑制情况较轻,而且丙白酚的总用量较少,可以安全、有效地用在宫腔镜电切术麻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9例,在结合临床治疗基础上,通过早期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综合护理等措施,配合医疗并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治疗10 d后听力有显著提高。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2~43岁,病因主要以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工作劳累和病毒感染等。  相似文献   
30.
〔摘 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用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评价两组患 者丙泊酚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丙 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手术期间及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丙泊酚 联合瑞芬太尼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起效作用迅速,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