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氯沙坦干预的作用。方法:入选230例首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50~100mg,qd,共12周;另入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观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清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的血压、瘦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而FMD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氯沙坦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血压下降,FMD提高,脂联素水平上升,瘦素和抵抗素水平降低(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MD与收缩压(r=-0.66)、TC(r=-0.53)、瘦素(r=-0.60)和抵抗素(r=-0.55)呈负相关(均P<0.05),与脂联素(r=0.73)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后,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是FMD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氯沙坦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调节脂肪细胞因子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2.
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声像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DBCL)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ADBCL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点,并与增强CT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8例ADBCL患者中,单侧4例,双侧14例,共32个病灶。肿块最大直径3.7~13.8 cm,平均7.9 cm。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低回声实质性肿块,81.3%(26/32)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典型的分叶状;87.5%(28/32)肿块内部回声均匀;75%(24/32)肿块边界清晰,部分有包膜;所有病灶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增强CT肿块显示为软组织密度影,内未见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 ADBCL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EUS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与病理结果不符的40例肝脏病变的CEUS特征,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40例CEUS误诊病例中,14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HCC),其中4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误诊为血管瘤,4例误诊为肝硬化结节,1例误诊为肝脓肿,2例误诊为良性病变,其中1例肝转移性腺癌,误诊为炎性病灶;1例胆管细胞癌误诊为良性病变.24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灶,其中21例CEUS误诊为恶性肿瘤,3例误诊为其他良性病变.结论 加深对肝脏病变病理、组织形态特点的理解,仔细观察CEUS图像特征,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CEUS对肝脏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特征及其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03例142个病灶进行团注法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声像特征.结果 本组病灶按始增方式分为5型,峰值声像分为4型,造影剂灌注方式分为7型.不同病灶的超声造影时相特征不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0%,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和增强CT(x2=47.430,P<0.05).结论 病灶特征性的始增和造影剂灌注方式在鉴别诊断方面有很大帮助,峰值声像意义则不大.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增强CT相比可显著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伴随缺口周围结构异常的室间隔缺损 (VSD)病例的诊断价值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 手术证实为 VSD伴随主动脉瓣脱垂 (AVP)、瓦氏窦瘤 (VA)、假性室间隔膜部瘤(FAMS)形成以及右室流出道内异常肌束 (RVOTm)等室缺口周围结构异常的患者 6 9例 ,分析其超声上结构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 结果  (1)伴随 AVP和 VA的室缺多属流出道型 ,而伴随 FAMS和 RVOTm者均为膜周型。 (2 )这些伴随结构可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遮盖在室缺口的右室面 ,致彩色多普勒过隔分流束小于实际缺口 ,超声心动图难以准确测量缺口大小 ,部分患者还造成右室流出道不同程度梗阻 ,AVP或 VA者还可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结论 熟悉这类 VSD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 ,并作出准确的诊断 ,将对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时期与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快速眼压波动对大鼠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快速眼压波动Sprague-Dawley大鼠模型。其眼压在1 s内由12 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至0 mm Hg,2 min后于1 s内由0 mm Hg上升至12 mm Hg。采用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拍摄大鼠眼压12 mm Hg及0 mm Hg时眼前节像,测量虹膜血管管径直径。眼压变化前,变化后5、10、20、60 s,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流速( EDV)、平均血流速度(M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管内径(VD)。结果 大鼠眼压为12 mm Hg时,其虹膜血管直径为(28.30±5.80) μm;大鼠眼压为0 mm Hg时,其虹膜血管直径为(59.80±6.40) 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P<0.01)。眼压快速下降时,大鼠虹膜血管、CRA和CRV的VD立即扩大;PSV、EDV和MV立即升高,然后缓慢下降;RI和PI立即下降;眼压变化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快速升高时,大鼠虹膜血管、CRA和CRV的VD立即缩小,PSV、EDV和MV立即下降,RI和PI立即升高;眼压变化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快速眼压波动可引起大鼠眼部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58.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超声心动图技术,基于二维斑点追踪原理,不受声束角度限制,能对心肌纵向、径向、周向及心室扭转运动进行定量检测,为评价心肌功能及深入了解心脏机械运动的机制提供了新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及近年来应用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手术切除子宫肿瘤的患者31例(34个子宫占位性病灶),其中子宫肌瘤23例(25个病灶),子宫腺肌瘤8例(9个病灶).采用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CnTI)和声学定量时间强度分析软件,术前经阴道先行子宫常规超声检查,然后经左侧肘静脉以快速团注法注入声诺维(SonoVue)混悬液2.4~4.8 ml行子宫灰阶超声造影及声学定量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检查.检查结果与术前常规超声及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34个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方式可分为周边网状型、同步型和缓慢向心型.子宫肌瘤以周边网状型为主,子宫腺肌瘤以同步型或缓慢向心型为主;子宫腺肌瘤组的增强峰值时间、峰值强度、150 s强度及增强幅度均比子宫肌瘤组高;子宫肌瘤组以速升速降型曲线为特征,子宫腺肌瘤以缓升缓降型或速升缓降型为特征,灰阶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94.1%)高于常规超声(82.4%).结论子宫灰阶超声造影能实时、动态、连续地反映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微循环灌注特点,与常规超声结合使用可提高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准确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超声与血清学指标评估兔类风湿关节炎(RA)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5只)和对照组(5只)。对模型组采用卵蛋白诱导法,建立兔RA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进行超声检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IL-1)检测。对滑膜血流信号、滑膜厚度进行分级,对滑膜炎症的严重程度进行病理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组中23只兔完成实验,共46个关节。模型组于2~3周发生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生,随后增生加剧,第8周达到高峰并进入平台期;对照组均无滑膜增生。模型组46个关节中,血流为0级1个,Ⅰ级4个,Ⅱ级22个,Ⅲ级19个;对照组滑膜血流均为0级。模型组TNF-α、CRP、IL-1自第5周起开始缓慢上升,至第8周到达高峰期,并保持相对稳定;对照组TNF-α、CRP、IL-1均呈现稳定低水平。模型组轻、重度滑膜炎的滑膜厚度和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滑膜厚度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798,P<0.05),血流分级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557,P<0.05),TNF-α、IL-1、CRP与滑膜病理评分均呈正相关(r=0.450、0.503、0.529,P<0.05)。结论 超声可较血清学指标更早、更准确诊断关节滑膜炎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