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93篇
预防医学   18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9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开关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监护仪开关电源的故障实例,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最终解决故障。  相似文献   
22.
凌耀光  李完行 《安徽医学》2021,42(11):1251-1254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XA)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围手术期失血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股骨颈骨折住院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3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静脉注射组(n=67,于术前10分钟静脉输注1.0 g TXA)、局部应用组(n=35,在手术中局部应用2 g TXA)和对照组(n=31,未使用任何止血药物).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D-2聚体、钾离子、钠离子的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差异.结果 静脉组患者围手术期Hb、RBC、HCT的下降值分别为(9.32±7.26)g/L、(0.31±0.24)×1012/L和(0.03±0.02)%,小于局部组和对照组,静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37.61±36.54)mL、(14.18±4.50)mL,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围手术期PT时间、PLT、钾、钠、输血量的变化以及血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使用TXA能够有效减少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中围手术期的失血量,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局部使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潘守峰  严伟  鲁成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8):1327-1330
目的 俯卧位下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的应用体会。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1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39例,根据Lauge-Hanse分型分为旋后外旋型24例,旋前外展型10例,旋前外旋型3例,旋后内收型1例,垂直压缩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俯卧位下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内固定治疗。手术体位均采用俯卧位,后外侧入路先复位固定外踝,外踝复位后,由于后侧关节囊的牵张作用,复位固定后踝相对容易,术中采用“拉钩实验”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必要时在外踝处行3层皮质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内固定顺序是外踝、后踝,最后辅助内侧切口复位固定内踝,处理外踝骨折时钢板放置于腓骨后侧或外侧。术中辅以C型臂X线机荧屏监视证实三踝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内固定牢靠。术后随访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 3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3(4~26)个月。术后半年全部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超过95分者10例(25.6%),介于91~95分者23例(59.0%),5例评分介于81~90分之间,1例评分低于80分,总优良率为84.6%。 结论 俯卧下后外侧入路辅助内侧切口治疗三踝骨折,操作简单方便,可直视下复位固定后踝骨折块,同时外踝及内踝也能获得良好显露、复位与固定,临床疗效确切,适用于三踝骨折手术。   相似文献   
24.
针对高职院校对积累教务管理、就业跟踪调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数据与高职学生首次职业类型选择的决策分析和研究结果的愈加依赖,从高职学生职业类型选择的特点出发,应用数据仓库技术研究高职学生职业类型选择数据仓库的主题域、主题、数据组织等,确立数据仓库的组织结构并完成数据仓库ETL设计,为对高职学生职业类型选择深层分析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25.
三段教学法,即课前、课堂、课后三段时间教学,既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本人用此法教学与目标教学进行对比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了此教学法的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调查表明,84%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对今后自学有帮助.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方法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法测定,DB-17毛细管柱,FID检测器,分流比10∶1。结果两种防腐剂在10~2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3,两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5%~98%。结论本法耗时少,分离度高,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7.
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2010年4月份收治的240例胆囊结石患者,依据其接受的手术方法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120例。对开腹组患者采取右上腹斜切手术切口,术中用丝线进行常规分层缝合。针对腹腔镜组患者,对其中59例行穿刺孔腹膜缝合,余61例未接受腹膜缝合。对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组有86例患者出现肠粘连,比例为71.7%。腹腔镜组有6例患者出现肠粘连,比例为5.0%,其中接受腹膜缝合的有3例(5.1%),未接受的有3例(5.0%);两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腹膜缝合与未缝合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之间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在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开腹胆囊手术相较腹腔镜胆囊手术,发生肠粘连的可能性要高出很多,与此同时,经腹腔镜穿刺孔行腹膜缝合不能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及宫颈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复合妊娠等,’本文针对其高发病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肱动脉与踝部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58例老年MHD患者按血压正常与否分为正常血压组30例和高血压组28例,测量其平卧位右侧肱动脉及足背动脉血压,作自身对照分析。结果两组肱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足背动脉血压(均P0.01),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和线性依存关系(均P0.01)。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只能测量足背动脉血压的患者,行内瘘穿刺前先测量同侧肱动脉和足背动脉血压,计算出差值作参考;透析过程中将足背动脉血压换算后替代肱动脉血压,可确保血压监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