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正>酸甜苦辣咸,人的味蕾对食物各种味道都有判断。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使没有进食,口腔有时还是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味道,比如口酸、口苦等。有人觉得这很正常,但中医认为,这种异常的口味,很可能是脏腑功能失调或疾病的征兆。口甜口甜常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各种消化酶分泌异常有关,原因是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到口甜。中医认为,"脾热口甘",口甜反映脾脏有热,其中有实热与虚热之分,实热者口干喜饮、便结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461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及62例OSF癌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探讨OSF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首先进行单因素检验,观察年龄、性别、职务、文化程度、咀嚼槟榔的时间和频率、吸烟量、饮酒、是否伴发白斑或扁平苔藓、张口度等15个相关因素与OSF癌变的关系,筛选与OSF癌变相关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计算这些因素的相对危险度(OR值)及95%的可信区间.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张口度、咀嚼槟榔、咀嚼槟榔的持续时间、吸烟、吸烟持续时间、吸烟量和饮酒被选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咀嚼槟榔持续时间、吸烟及吸烟持续时间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咀嚼槟榔的持续时间、吸烟及吸烟持续时间是OSF癌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刘一平 《新中医》2006,38(6):54-5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和局部封闭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采用中药内服和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48倒,采用单纯中药内服。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张口受限程度、疼痛程度及病损情况等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主要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对照组为85.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和局部封闭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变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P-转移因子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比较,评价桃红四物汤加味对复发性口疮(RAU)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RAU的6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桃红四物汤加味组、P-转移因子口服液组。分别口服6d后,观察各组主观症状和症候的改善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桃红四物汤加味能显著改善局部微循环,对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及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的30例RAU中,痊愈3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药P-转移因子口服液(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明显改善局部微循环和免疫功能,其临床疗效明显好于P-转移因子口服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上颌窦外提升加骨挤压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患者8侧上颌窦通过使用上颌窦外提升加类似内提升的骨挤压术,同期植入种植体9枚。结果窦底平均增加骨高度11 mm,随访3~13个月,种植体骨结合良好,2例已完成修复。结论上颌窦外提升加骨挤压同期植入种植体,疗效肯定,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7.
王宗康  肖艳波  刘寻  谭怡丝  谭劲 《陕西中医》2022,43(6):687-690,774
目的:探讨加味丹玄口康调控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作用机制。方法:从35只SPF级成年雄鼠中随机挑选5只作为正常组,剩余30只大鼠采用槟榔提取物建模,成功建立25只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大鼠模型。将25只OSF模型大鼠随机分为OSF模型组、加味丹玄口康低剂量组、加味丹玄口康中剂量组、加味丹玄口康高剂量组和Wnt抑制剂组,每组各5只。加味丹玄口康低剂量组、加味丹玄口康中剂量组、加味丹玄口康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4、8、12 ml/kg加味丹玄口康灌胃,Wnt抑制剂组大鼠给予25 mg/kg的KYA1797K腹腔注射,OSF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给予4 ml/kg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持续给药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比较各组大鼠张口度和颊黏膜评分。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采用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Wnt-1、β-catenin、Cylin D1和Axin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Wnt抑制剂组、加味丹玄口康中剂量组、加味丹玄口康高剂量组大鼠的张口度增大,颊黏膜评分减小,加味丹玄口康高剂量组大鼠的张口度最大、颊黏膜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且以上各组大鼠张口度和颊黏膜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味丹玄口康高剂量组与OSF模型组、加味丹玄口康低剂量组、加味丹玄口康中剂量组、Wnt抑制剂组比较,Wnt-1、β-catenin、Cy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x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味丹玄口康高剂量组Wnt-1、β-catenin、Cylin D1和Axin基因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丹玄口康可有效改善OSF模型大鼠临床症状,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抑制大鼠口腔黏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