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0篇
  4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7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83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进术中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变化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1 d和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略低于术前1 d和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对照组术后1 d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观察组术后2例(2.41%)发生下肢深静血栓,对照组8例(10.81%)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术中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疼痛及功能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8例患者,按护理方案不同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卧床、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下地活动时间则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减轻患肢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对休克患者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将96例成年休克患分为存活组57例和死亡组39例。测定2组患者入院时及复苏4、12、24 h血乳酸水平,计算4、24 h乳酸清除率,分析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各时间段血乳酸水平较死亡组降低,4、24 h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高乳酸持续时间短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对休克患者预后是一个良好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血清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干预。方法选取来本院产检的孕妇552例,分成两组,在医生指导下干预性治疗270例为干预组,未经干预282例为未干预组。两组均在早、中、晚期监测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和血常规。结果两组妊娠早期贫血3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发生率和妊娠高血压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孕早期与孕中期的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干预组孕早期和孕中期贫血3项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在妊娠期间应监测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性治疗,对孕妇保健及优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纳入观察组)及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45例(纳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粘度仪和无创伤监测仪监测两组孕妇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全血粘度(包括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量(SV)、心搏指数(SI)及血管顺应性(AC)等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孕妇血液流变学结合血液动力学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根据上述参数变化合理用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动力学情况,对预防及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有利.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随访情况。方法:18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唇龈沟径路切除术组(n=92例)和揭盖术组(n=9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面部肿胀程度、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随访情况。结果:揭盖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唇龈沟径路切除术组(P<0.05);揭盖术组术后面部肿胀程度及切口疼痛程度较唇龈沟径路切除术组明显减轻(P<0.05);揭盖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唇龈沟径路切除术组(P<0.05)。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痛苦轻、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体质量下降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有利于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9.
患者 男,26岁,主诉大便带血半月入院。患者3岁时开始出现皮肤、黏膜、牙龈、鼻腔自发性出血,20多年来均在当地医院诊治,经止血处理后出血停止。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调查和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分析97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临时起搏器置入(OR=6.314)、房颤病史(OR=2.583)、感染(OR=8.368)、吸烟(OR=1.639)、心功能≥NYHAⅢ级(OR=1.972)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抗凝治疗(β=-1.761;OR=2.169)是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 临时起搏器置入、房颤病史、感染、吸烟、心功能≥NYHAⅢ级是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