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1篇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正>夜尿症是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生活问题之一,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夜尿症定义为患者夜间因尿意醒来排尿≥1次,《夜尿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1])推荐以每晚排尿≥2次作为夜尿症的判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2])表明,夜尿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男性多于女性,患病率与年龄、糖尿病和前列腺疾病相关。以往夜尿频多常被认为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正常现象,临床就诊率不高,现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本病逐渐受到关注。夜间被迫起床排尿  相似文献   
32.
谢慧  何佶彦 《天津中医药》2020,37(6):711-716
[目的] 采用介质碾磨法制备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借助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确定了处方中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并以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分布(Y1)和Zeta电位(Y2)作为评价指标,以处方中的药物浓度(X1),稳定剂浓度(X2)和表面活性剂浓度(X3)作为考察因素,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其处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微观形态;并比较了木犀草素原料药与纳米混悬剂的体外溶出状况。[结果]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确定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参数为:碾磨介质与混悬剂体积之比为1:1,研磨速度为2 500 r/min,研磨时间为4 h,稳定剂为羟丙基纤维素(HPC SL),表面活性剂为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经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得到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最优处方为:药物浓度为28.0 mg/mL,稳定剂浓度为1.5 mg/m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2 mg/mL;按照该处方制备的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324.3±21.6)nm,Zeta电位为(-31.4±0.9)mV,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呈颗粒状均匀分布;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药物溶出速率显著高于原料药。[结论] 本研究将木犀草素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可显著提高其体外药物溶出速率,有望改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分析“定位抢救”对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存状况、抢救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抢救方式,观察组采用定位抢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完成采集心电图、采集静脉血、开放静脉通路、动脉气血分析、呼吸支持、气道清理、心电图(ECG)监测、留置导尿管需要的时间及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完成采集心电图时间为(2.66±0.87)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14±1.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完成采集静脉血、开放静脉通路、动脉气血分析、呼吸支持、气道清理、ECG监测、留置导尿管需要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所有的护理项目的:时间为(27.43±7.2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17±7.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抢救,观察组现存活人数(34例)与对照组(3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严重多发伤抢救中应用定位抢救模式,虽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但可以有效地减少完成全部抢救护理项目的:时间,减少抢救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00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并通过多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率来对比研究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性。结果两种免疫检验方法中,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显示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sAb(表面抗体)、HBcAb(核心抗体)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2%(72/100)、34%(34/100)、30%(30/100)、18%(18/100)、71%(71/100);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则分别为54%(54/100)、18%(18/100)、16%(16/100)、19%(19/100)、76%(76/100),两组数据比较显示,电化学发光法在HBsAg、HBeAg、HBeAb三项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HBsAb、HBcAb两项上则无明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检测结果来看,两种检测方式在部分血清标志物阳性检测率上具有差异性,但电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更为全面和准确,值得在乙肝病毒检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武汉市第一医院围术期血糖全程管理规范化服务工作经验,并以骨科为例分享实践经验及成效,为同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骨科行2~4级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纳入74例,随机分为药师全程管理组(n=37)与非药师全程管理组(n=37),分别统计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血糖管理指标(术前1 d、术后第3 d、出院前1 d的血糖水平及达标率)、安全性指标(低血糖发生率、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降糖药物不合理使用率)、经济学指标(住院期间降糖药物治疗总费用及日均降糖药物治疗费用、出院时日均降糖费用)和管理效率指标(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的降糖方案调整次数、调血糖会诊次数)。结果:2组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药师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更短,内分泌科会诊次数更少,降糖药物医嘱调整频率更高,降糖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更低,可见药师参与血糖管理可减轻外科医生负担,提高管理效率。结论:内分泌药师参与围术期血糖全程管理成效不劣于内分泌专科医生,我院围术期血糖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以湖北省定点医院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2132例临床资料分析为例,探讨COVID-19发生相关因素,为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纳入的COVID-19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吸烟史、基础疾病、首发症状、实验室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相关因素。结果:①2132例COVID-19病例分型以普通型为主,47.8%患者有密切接触史。重型组年龄大于普通型组,有基础疾病组年龄大于无基础疾病组,且男性多(P<0.05)。②普通型组与重型组吸烟者数量、吸烟者重症率与不吸烟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肾病、有手术史、慢性胃肠道疾病,以咳嗽、乏力、发热为主要症群。无基础疾病者体温高于有基础疾病者(P<0.05),有基础疾病者咳痰、憋闷或喘促占比高于无基础疾病者(P<0.05)。④有基础疾病者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血沉、降钙素增高比例高于无基础疾病者(P<0.05)。结论: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可能是病情加重危险因素,合并基础疾病易演变为危重症,应重视基础疾病诊治,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吸烟因素对疾病病情轻-重型进展无显著影响。重视未发热、以咳嗽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加强监测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讨其术后复发率、相关因素及再次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其术后复发率,通过比较术后复发患者第一次手术前、复发后、末次随访时VAS及JOA评分来评价再次处理效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复发共12例,复发率为3.17%.同侧复发11例,对侧复发1例。复发时间为0.5~11.0个月,平均(5.4±2.6)个月。末次随访时,术后复发患者VAS评分由(7.59±1.83)分降至(2.46±1.27)分,JOA评分由(11.97±1.89)分增至(27.34±1.9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突出类型及术后活动程度与术后复发有关,而性别、年龄、吸烟史、突出节段、突出部位与术后复发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强度术后活动程度、脱出型及游离型、高BMI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强度术后活动程度、脱出型及游离型、高BMI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于椎间孔镜术后复发患者再次处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血塞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性脑病且已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PPV)患者动脉血气、血液高凝状态及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影响。方法 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伴肺性脑病患者76例,以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对症与支持疗法、NPPV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时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治疗。观察患者动脉血气、凝血状态及GCS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7 d后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pH值、PaO2、APTT、PT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Fib、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3、7 d GCS评分均较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3、7 d 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