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82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368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提高口服降糖药处方合格率,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探讨PDCA管理工具在处方点评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筛选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口服降糖药物电子处方,利用PDCA循环逐季点评每张处方的合理性,对不适宜处方进行分类统计,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经9个月的持续改进,处方合格率从88.02%提升到99.13%。结论专项处方点评利用PDCA管理工具,为合理用药干预和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2.
儿科用药特殊,与成人差异很大。药物种类多,用药量通常根据患儿的体重计算,剂量小且因人因时(兼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某些疾病的危重期)而异。快速准确的换算药物用量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但常会令护生困惑。为了让护生尽快掌握准确的换算方法,我科采用集体授课加练习、个别指导,勤练习、多实践、错误原因分析及预防的带教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医院员工培训现代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不同岗位设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方法,建立和实施重实践、求实效、多层次的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结果医院员工临床综合技能明显提高。结论员工培训的现代化管理应着重于临床综合技能的提升。东阳市人民医院员工培训现代化管理实践取得的成效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探讨在基层医院临床科研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提升基层医院临床科研水平和质量.以浙江中部东阳市人民医院为实例,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培训并将其理念融入临床科研实践中.东阳市人民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相结合显示了极大的效益潜力,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促进医院临床科研效能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磺达肝癸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9例连续的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肢体气压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磺达肝癸钠组44例:给予磺达肝癸钠联合肢体气压泵预防。术后观察比较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两组患者总失血量、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变化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磺达肝癸钠组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1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χ2=19.073,P<0.01)。结论:使用磺达肝癸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凝血功能、血小板无明显影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本院行锁定钢板治疗的36例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设为试验组。选择以前31例行普通钢板治疗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对其肩关节功能及住院信息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优良率91.7%高于对照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MS评分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7.
东阳市人民医院在现代化医院进程中,改革传统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将精细化、信息化的理念引入到医疗质量管理实践中,按照终末质量和过程质量并重的原则,构建了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流程再造,通过优化指标体系,细化层级责任,优化监控手段,强化考核奖惩,使医疗品质、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基础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对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入院第1天的基础血压(收缩压)水平分为A组(< 180 mmHg,1 mmHg=0.133 kPa)7例、B组(180 ~ 200 mmHg)6例以及C组(>200 mmHg)33例;同时根据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分为E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31例和F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15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C组患者6个月致死/致残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21.2%(7/33)比1/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1例;F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4例,再出血1例,E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3.2%(1/31)比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2,P=0.018).结论 患者发病初期的收缩压过高(> 200 mmHg)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积极地降压能有效减少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患者女,69岁,因发现左侧舌下肿物1月余于2018年8月20日入院。患者主诉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舌下有一约大拇指大肿物,质软,无疼痛,无破溃,左侧颌下少许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咽干咽痛。当时未予重视,现因肿物逐渐增大遂至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专科查体:左舌下可见一约3.0 cm×3.0 cm大小肿物,质软,界欠清,活动度可,压痛阴性。口咽部MRI显示下颌骨内侧舌下腺走行区见斑片状、结节状异常信号影,边界尚清,较大者约2.3 cm×1.7 cm,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较明显强化,所见骨质未见明显破坏;诊断下颌骨内侧舌下腺走行区占位,考虑肿瘤,性质待定。患者于2018年8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口底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舌下腺摘除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局部黏膜瓣修复术:自左舌皱壁外侧做与牙龈缘平行的弧形切口,切开黏膜层,避开下颌下腺导管,顺舌下腺外侧潜行分离,远中钝分离舌神经及舌深动静脉,自后向前将舌下腺完整游离后摘除,舌下肉阜近导管开口处的溃疡瘢痕样组织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7年1月-2018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39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90岁,中位年龄52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标本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情况以及EGFR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情况,分析HMGB1蛋白与EGF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根据HMGB1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质表达状态分为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比较4组间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观察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蛋白阳性、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蛋白阳性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乳腺癌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314/392)和15.1%(59/392),EGFR蛋白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53.6%(210/392)。(2)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56.1%(176/314),高于细胞核HMGB1蛋白低表达的EGFR蛋白阳性率43.6%(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和EGFR蛋白阳性呈正相关(r=0.100, 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66.1%,39/59),高于细胞质HMGB1蛋白阴性的EGFR蛋白阳性率(51.4%,1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和EGFR蛋白阳性表达亦呈正相关(r=0.106, P<0.05)。(3)HMGB1蛋白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68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265例、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49例,4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2.6%(29/68)、53.6%(142/265)、50.0%(5/10)、69.4%(34/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2, P<0.05)。(4)392例乳腺癌病例中,235例获得了预后生存分析资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3~80个月,平均60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在235例患者中,5年累积生存率为90.6%,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81.3%。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且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5.2%,低于其他患者的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5)。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9.1%,与其他患者的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2.2%,5年累积生存率为83.3%,分别低于其他患者的82.0%、9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70、1.307,P值均>0.05)。结论 细胞核及细胞质HMGB1蛋白的表达均与EGFR蛋白表达正相关,并且细胞核或细胞质HMGB1蛋白与EGFR蛋白同时高表达的患者有更低的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和5年累积生存率。同时抑制HMGB1和EGFR可能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