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在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行PTED治疗的LDH患者共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44.90±5.04)岁;损伤节段L3/4共22例,L4/5共51例,L5/S1共9例;Lee分型:Ⅰ型11例,Ⅱ型18例,Ⅲ型43例,Ⅳ型10例。采用椎间孔侧入路34例,椎板间入路6例。观察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治疗效果。结果 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03±7.04) min;出血量均少于18 mL。椎间孔侧入路患者并发2例椎间隙感染,椎板间入路并发2例症状残留。术后1个月,患者的VAS与ODI评分都显著降低(P<0.01)。术后6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72例、良6例、尚可4例,计算优良率是95.12%。结论PTE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LDH的疗效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研究骨专科医师中医康复综合指导方案的应用效果,促进骨专科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的151例骨专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76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措施管理和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康复综合指导方案进行护理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科康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专科医师中医康复综合指导方案的应用效果提升显著,结合骨科康复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能够较好的改善其并发症及心理健康状态,并且促进康复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接受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观察两组训练效果。结果:研究组平衡积分、下肢运动积分、10m步行时间及屈肌群、伸肌群PT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提升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ICU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控制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7年6月医院ICU科室收治的42例患者在护理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在2017年7~12月期间对科室的142例患者进行品管圈管理,比较在应用品管圈管理前后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评价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护理团队中不良事件的控制作用。结果:发生ICU护理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为交班前准备不充分,护理记录不全,缺乏规范培训及宣教资料欠缺,流程不规范、指引不清晰,物品摆放杂乱、无定点放置等。QCC活动开展3个月后,2017年9月总交接班例数687例,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68例,发生率为9.87%(68/687);品管圈活动开展6个月后,2017年12月总交接班例数为654例,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6%(22/654),以上数据显示,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相关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P0.05)。结论:建立品管圈治疗小组,并制定严格的组内制度,增加相互监督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胡汉通  王超  狄忠  李邦伟  高宏 《新中医》2018,50(6):54-59
目的:评价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RCT并提取纳入文献的基线资料,评价文献的风险偏倚;采用漏斗图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合计纳入27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疗效:腹针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71,95%CI(3.41,6.52),P0.00001];进一步对单纯腹针疗法、腹针联合其他疗法进行亚组分析,合并效应量分别为[OR=4.66,95%CI(3.16,6.85),P0.00001]和[OR=4.85,95%CI(2.67,8.79),P0.00001],提示治疗组的2个亚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M-JOA评分疗效:腹针组改善M-JOA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MD=2.52,95%CI(0.66,4.38),P=0.008]。VAS评分疗效:其中有3个研究的单纯腹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3个研究的单纯腹针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而腹针联合其它疗法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是临床治疗LDH的有效疗法,且腹针联合其它疗法时疗效更佳;但由于本次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参差不齐,该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腰痛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焦氏头针联合虚拟现实(VR)技术康复训练与单纯VR技术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予VR技术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焦氏头针治疗,穴取运动区、平衡区、舞蹈震颤控制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步态参数(步距、步宽、步速、步频)、“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时间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除对照组步宽外,两组患者各项步态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TUGT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观察组步距优于对照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步态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TUGT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步距和步速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芒针阴阳透刺法联合温阳通络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10 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温阳通络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芒针阴阳透刺法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 评分、Berg 平衡功能(BBS) 评分、神经递质、血液循环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舌质紫暗、肢体麻木、脉络瘀血、感觉障碍评分及谷氨酸(Glu)、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FMA 评分、BBS 评分、γ-氨基丁酸(GABA)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针阴阳透刺法联合温阳通络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恢复兴奋、抑制神经递质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动作观察疗法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醒脑开窍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试上肢部分(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评分。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FMA-UE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FMA-U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动作观察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确切,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