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87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717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622篇
  6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探讨经肛门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及对护理工作的体会。方法对本院尝试用单孔腹腔镜进行手术的3例直肠肿瘤患者行术前、术后护理等。结果 3例患者手术成功,经术后护理未发现术后感染或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3例随访至今,复查结肠镜局部创面愈合良好。结论对经肛门单孔腹腔镜直肠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关键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充分的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AF)共病冠心病支架术后病人疗效及安全性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心房颤动共病冠心病病人210例,均在术后6h~12h内行抗栓治疗。术后根据病人抗栓治疗方案分为三联抗栓组100例和双联抗栓组110例。三联抗栓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 mg/d)+华法林治疗,双联抗栓组采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其余治疗措施相同,随访并统计分析两组病人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后的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随访期间,三联抗栓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7.0%,双联抗栓治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HR=0.56,95%CI(0.40,0.83),P0.05]和使用华法林[HR=1.45,95%CI(0.81,1.9),P0.05]是随访1年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病人,三联抗栓治疗会使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年龄和华法林是导致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慎用三联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汉、维、哈不同民族帕金森病与人体血清必需氨基酸相关性。方法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伊犁州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库尔勒地区、哈密地区、阿勒泰地区等各地州医院的门诊及住院帕金森病患者,同时各医院选取年龄(±3岁)、性别、族别与其匹配的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前期处理后利用高效气象色谱法测定血清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分析汉族、维、哈3个民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及3组间8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 (1)对照组与病例组相比,3个民族血清甲硫氨酸含量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汉、哈族色氨酸存含量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3个民族病例组比较可得出两两比较色氨酸含量均有差异(P 0.05)。结论血清必须氨基酸中的甲硫氨酸、色氨酸是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4.
<正>在身体发育阶段,阑尾能够发挥淋巴器官的功能,促进B细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A类抗体的生成,阑尾参与制造的分子有助于淋巴细胞向身体内的其他部位转移~([1,2])。阑尾可以帮助抑制具有潜在破坏作用的体液性抗体反应,同时能够提供局部的免疫作用。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在通常情况下手术操作较容易,但绝不能认为阑尾炎是"小病",阑尾切除术是"小手术",患者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贫血临床诊断、不同类型贫血鉴别中展开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设置3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D组,设置3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Q组,设置体检结果健康的37例志愿者为健康组,均展开血液检验,对照检验所得结果。结果:Q组RBC、HB明显较D组低,RDW明显较D组、健康组高,D组RBC、RBC/MVC明显较Q组、健康组两组高,D、Q两组MCH、MCV明显较健康组低,P0.05;D组经血液检验确诊率是97.22%,Q组是97.14%。结论:对于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血液检验有较高的准确率,可选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危急重症患者8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死亡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满意程度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方法 .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117例,所有患者均行ERCP术。观察术前、术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周时,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时,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上述各项指标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P0.01。术中出血5例,电凝止血后,出血停止;术后呕血6例,便血5例,患者均为肝功能C级患者,再次内镜下电凝止血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无术后感染、胰腺炎或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肝硬化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8.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儿可达门诊量的50%以上[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是导致患儿慢性咳嗽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气道炎症是引起慢性咳嗽的病理基础, CVA以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而UACS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要特征。确定气道炎症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管理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2]。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气道炎症检测技术。FENO监测气道炎症具有无创、安全、简单、快捷、重复性好、患儿容易接受的优点。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差异,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对腹式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完全阻滞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行腹式子宫肌瘤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诱导。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T1、T2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T0时下降,但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高于对照组;T3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较T1时上升,但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3 d内,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对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控制更稳定,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患者血糖指标及HbAlc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观察,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胰岛素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5例。胰岛素组采取胰岛素治疗,联合组采取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比不同方案对血糖的控制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使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联合组低血糖发生率1.3%较胰岛素组4.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可提升患者血糖及HbAlc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