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王志斌 《河北医药》2001,23(1):57-58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选择1995~1999年10例患者行该手术,声带癌7例(2Tis5Tla)声门下3例(1Tis2Tila)手术切除范围;上至室带下缘,下距瘤体下端5mm,前至前联合,后至杓状软骨声带突,切除喉室保留假声带,以假声带下移代替声带,且与对侧声带保持同一水平面。结果:所有患者发音清晰、轻松,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现均存活。结论:作为喉部分切除术的一种术式,该术式能准确描述操作过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提高术后生存率的保障,手术关切在于使下移的喉室带与对侧的声带处于同一水平。这是术后良好发音的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对肝脏良性实质性局灶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和价值.方法1990-06/1997-06我们使用A10KaSSD-63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对既往经影像检查诊断为“肝癌”、“肝内实性占位”病变患者重新确立肝脏良性实质性局灶性病变诊断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2岁~50岁肝内肿块均为低回声,单发,最大直径2.7cm,多为1.0cm~2.5cm.同时伴肝炎3例,有结核病史2例,脂肪肝31例,右上腹不适25例.扫查要点是:肝脏全貌及病灶周围间接征象.关键是寻找与小肝癌声象图表现的区别.肝脏良性实质性局灶性病变图象与小肝癌同样表现为微小低回声肿块,不同之处在于多无肝硬变的情景,肿块本身无占位效应,肿块后方无回声增强,肿块外周无低回声晕带,且有良性实质性局灶性病变的相关声象图表现:肿块形态不规则多不呈“球”形,或肿块周围有纤细强回声包膜,灶性脂肪浸润肝脏回声增强细腻呈云雾状改变等本组病例分别与手术病理或CT扫描对照,并超声随访观察1a以上,肿块无生长力表现.结果本组50例,诊断肝脏炎性假瘤1例(手术病理证实),肝结核2例(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证实),肝血管瘤弱回声型15例(CT增强扫描检查证实),肝内灶性脂肪浸润32例(CT扫描检查及临床超声随访观察证实).结论注重肝脏全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适应证,操作技巧,努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减少甲状旁腺的损伤。方法对本院1984年8月~2004年4月间实施的82例甲状腺双叶全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82例患者经术后1~12个月随诊观察,出现低钙症状者共8例占9.76%(8/82),其中一过性低钙者7例,永久性低钙者1例。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仍不失为目前治疗甲状腺双叶癌或甲状腺癌远处转移需行核素内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避免过度治疗。术中仔细操作,注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是避免甲状旁腺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赵守然 《中原医刊》2005,32(20):30-31
目的探讨声门下癌的诊断、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该院近20年来收治的12例声门下癌病例.结果声门下肿瘤早期表现无特异性,大部分病人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就诊,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等常见病而延误治疗.结论声门下肿瘤少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因素,对不明原因的喘咳病人,除了行常规胸部检查外,还要进行纤维喉镜或颈部CT等检查,以排除本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opoⅡ、Ki-67和P53在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行新辅助化疗的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7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SOX方案化疗,以RECIST 1.0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各蛋白表达情况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年龄和病理类型与化疗敏感性无关,本组72例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48.6%,其中5例达病理完全缓解。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为:TopoⅡ阳性率为73.6%,Ki-67阳性率为59.7%,P53阳性率为33.3%。Ki-67和P53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有关(P=0.023,P=0.031),但TopoⅡ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无关(P>0.05)。结论 Ki-67高表达和P53低表达是AGEJ SOX方案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为AGEJ个体化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软组织肉瘤是指发生在问叶组织如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滑膜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等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依次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等[1].  相似文献   
17.
52例结肠癌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探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防止误诊和误治。方法:对5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术前误诊9例,临床治愈45例,出现吻合口瘘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通过对52例结肠癌的外科治疗分析,提出提高早期诊断的方法,并探讨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除颞叶胶质瘤的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4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颞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0例,高级别胶质瘤24例;术中肿瘤全切除28例(占82.3%),大部或次全切除6例(占17.7%);术后复查磁共振证实肿瘤全切除26例,大部或次全切除8例。结论颞叶胶质瘤为颅内常见的胶质瘤,其中高级别胶质瘤为常见类型,在保留患者重要神经功能前提下,术中尽可能整块切除肿瘤,为术后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端侧吻合在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左半结肠癌患者54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行吻合器端侧吻合和常规手工端端吻合。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结论使用吻合器行端侧吻合在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与肿瘤相关腹股沟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2000-01-2009-01应用本法共修复腹股沟区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滑膜肉瘤2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转移2例,纤维瘤病1例,横纹肌肉瘤术后1例;原发3例,复发7例,放疗后切口溃烂2例(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术后各1例);滑膜肉瘤术后放疗后复发1例。结果:围手术期腹直肌肌皮瓣移植,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1例平均随访15个月,1例失访;局部复发1例,肺、脑转移死亡3例,余8例均生存,供区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腹股沟软组织缺损具有愈合快、抗感染力强、供区隐蔽以及手术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实行双组手术,宜于修复较大腹股沟区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