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分析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可改善心功能,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2.
王河  安胜利  谷勇杰 《当代医学》2009,15(36):63-63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较严重的慢性疾病,迄今为止还没有满意的治疗药物,近年有人报导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SSS,效果显著。然而国内报导不多。本文总结了我院近3年来,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SSS的疗效,并研讨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焦虑程度、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4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康复教育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训练的应用,可改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运动耐力,缓解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陈桂玲 《吉林医学》2006,27(3):315-315
我们采用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伴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对SMI、室性早搏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国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 10 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门冬氨酸钾镁 5 0ml+10 %G·S 5 0 0ml+普通胰岛素 8Uivgttqd ;对照组 :普通加镁极化液 5 0 0mlivgttqd。 结果 治疗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6.
王河  安胜利  谷勇杰 《当代医学》2009,15(34):148-149
目的验证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对142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针剂。同时选67例条件相当的CHF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8%,其中显效率为76.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2%,其中显效率为56.57%。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CHF疗效确切,并且副作用较小,使用方法简便,可作为抗CHF的联合治疗新药。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UAP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原基础上加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观察8周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氯毗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P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预测意义。方法入选对象210例测定CPR值,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2例、无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6例。结果UA组CPR明显高于SA组,P〈0.05 NSTEMI组和AMI组明显高于UA组和SA组,P〈0.01 NSTEMI组与AMI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反应蛋白(CP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是独立预测因子,可用于ACS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降纤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 109例住院UAP患者,随机分3组:常规治疗组36例,使用硝酸甘油、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组35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和降纤酶组38例,在低分子肝素组基础上加降纤酶治疗。结果 心绞痛缓解率和心电图改善率,低分子肝素和降纤酶组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降纤酶联合治疗UAP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通过Holter监测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115例 ,根据临床及病史分为两组 ,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前的心律变化、心率变异及其诱发和终止因素。结果 两组发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前 ,A组常有进行性窦性心率减慢 ,B组常有进行性窦性心率增快。心率变异分析 :A组高频峰增加LF/HF <1 5 ,B组低频峰增加LF/HF >2 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植物神经系统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