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及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在急诊胸痛患者急诊科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以胸痛为主诉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所有患者的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并检测其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水平,随访1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MACE组(23例)与非MACE组(101例),采取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再根据ROC曲线评估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肌钙蛋白浓度(β=1.46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β= 1.575)、B型钠尿肽水平(β=1.266)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β=1.092)均与MACE风险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得出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均可作为预测MACE的风险因子(P<0.05)。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分为高危组(32例)、中危组(41例)、低危组(51例),而随访1个月发现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34.38%、19.51%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16,P= 0.001)。结论: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及血清肌钙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型钠尿肽能有效评估急性胸痛患者MACE发生风险,且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对于高危MACE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护理要点集成释放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医院急诊科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出诊救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性脑梗死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护理要点集成释放方案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工...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率、呼吸指标、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救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92 例临床资料,依据院前急救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接受先救治后转运急救 方式的 45 例纳入观察组,接受边治疗边转运急救方式的 47 例纳入对照组。 记录两组急救处理前及处理后的心率、呼吸指标,并对 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处理后的呼吸、心率水平及血氧饱和度较处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 照组( P <0.05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56% )较观察组( 93.62% )低( P <0.05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28.89% )较观察组( 8.51% )高 ( P <0.05 )。结论:先救治再转运这种院前急救手段在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救治效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患者呼吸、心率水 平,降低入院前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4.
护理查房在急诊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查房是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解决护理疑难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护理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开展。我院急诊科根据急诊护理的工作特点采用适合的护理查房方法,获得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抢救配合质量和急诊护士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35.
张春燕 《中外医疗》2008,27(22):109-109
急诊室是医院工作的窗口,反映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高低,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急诊抢救工作是集抢救、观察、护理为一体的服务,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从而要求医务工作人员技术精湛,抢救卒高,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冠脉急诊介入联合血栓抽吸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急诊介入联合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梗死相关血管TIMI分级、ST段回落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梗死相关血管TIMI分级和ST段回落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SVI、LVEDVI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SVI和LVEDVI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给予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促进心肌灌注的恢复,改善心功能,降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情况、各项血生化指标变化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救治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间断小剂量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心跳过快、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阿替普酶治疗比较,间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可缩短老年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调节患者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神志语言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0~4分)35例、中度组(5~15分)65例以及重度组(>15分)30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基本资料,统计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分析血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中度组、重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血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深呈整体上升趋势;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中度组、重度组低于轻度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加深呈整体下降趋势;各组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04,P<0.05;r=0.654,P<0.05;r=0.432,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92,P<0.05),血浆凝血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部分凝血及纤溶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