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63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8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河南省肿瘤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茵的发生比例及对临床上常用的2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方法 收集2005-2006年该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用黑马鉴定的大肠埃希茵的药敏和ESBL的鉴定资料,利用Whonet5.0和SPSS13.0分析其耐药率和产ESBL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5年与2006年,产ESBLs鼻的大肠埃希茵分离率分别为57.4%(78/135)和67.9%(110/162),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03);两年来,ESBLs阳性菌对临床常用的17种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上升非常显著(P=0.0005);非产ESBLs大肠埃希茵对大多数抗茵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但2006年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比2005年显著上升(x2=37.785,P=0.0005).结论 尽早开展产ESBLs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有效控制产ESBLs茵的播散与流行是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2.
高血压前期中医干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颖萍 《中医研究》2010,23(12):1-3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2009年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突破2亿,而且还在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加。有关文献报道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第一位和第三位,而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因此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一级预防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3.
丹七化癥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定丹七化癥胶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及部分开放的方法分为三组.治疗组120例,开放组30例,服丹七化癥胶囊,对照组90例服桂枝茯苓胶囊。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疗效指数、肌瘤体积、中医证候上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丹七化癥胶囊不仅有缩小子宫肌瘤、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4.
复方麦饭石祛斑霜治疗面部黄褐斑,雀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诚  王秀云 《中医研究》1997,10(3):36-37
复方麦饭石祛斑霜治疗面部黄褐斑、雀斑河南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宋诚王秀云张静荣主题词%复方麦饭石祛斑霜/治疗应用黄褐斑中医药疗法黑变病/中医药疗法黄褐斑、雀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疾病,对人的容貌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寻求一种使用便利、疗效好、无...  相似文献   
25.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ca(L.)A.Br.et Ascher.的干燥全草.具有通鼻窍,止咳的功能,用于风寒头痛,咳痰多,鼻塞流涕等症[1].鹅不食草中有甾醇类、愈创木内酯类、单萜、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等.其中挥发油成分包括庚醇-2、苯甲醇、顺式乙酸菊烯酯等[2].  相似文献   
26.
李毅萍 《医学信息》2008,21(7):1114-1116
大型医疗设备是保证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活动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医疗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医疗单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7.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通过分析检测41例AIDS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之间,以及21例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研究感染HIV病毒以及HAART治疗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血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CD4~+CD95~+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CD8~+CD95~+、CD8~+CD38~+、CD56~+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经HAART治疗后,CD4~+CD45RA~+,CD4~+CD28~+细胞比例比治疗前升高,CD56~+细胞比例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结果表明CD4~+T淋巴细胞表面CD45RA、CD28表达,以及CD56~+细胞能够预测AIDS患者HAART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李坦  王明  买建修  潘金丽 《光明中医》2023,(6):1072-1075
目的 探讨买氏中医外治法——乳癖祛痛贴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既定诊断标准,选择乳腺增生(气滞血瘀证)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乳癖祛痛贴配服乳癖消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服乳癖消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乳房肿块、疼痛以及伴随的症状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乳癖祛痛贴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安全、起效快、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一滴清滴鼻剂对小儿外感发热降温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一滴清滴鼻剂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降温作用。方法 选择泰诺滴剂为对照组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实验动物采用伤寒、副伤寒疫苗及内毒素造模,并分别进行观察。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一滴清与泰诺总有效率分别为88.73%及82.8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用药后1,2h即刻降温效果基本相同;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复升所用时间,一滴清组优于泰诺组。动物实验显示:一滴清对伤寒、副伤寒及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具有明显解热作用,与基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一滴清具有快速、良好的退热效果,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效的中药新制剂。  相似文献   
30.
考察二妙丸与三妙丸中4种生物碱在正常和关节炎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差异。通过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模型大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分别灌胃二妙丸与三妙丸后血浆和组织中4种生物碱成分,比较4种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差异,探讨牛膝对三妙丸主要成分的影响。建立了同时检测4种生物碱的UPLC-MS/MS方法,该方法专属性、线性关系、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均符合要求。药动学研究发现,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灌胃二妙丸后,黄柏碱、木兰花碱、小檗碱和巴马汀的AUC和Cmax明显降低,清除率显著增加,肝、肾和关节中4种生物碱的分布浓度、组织/血浆浓度比明显减少;牛膝可增加模型大鼠体内黄柏碱、小檗碱、巴马汀的AUC,降低清除率,显著增加4种生物碱在肝、肾和踝关节中的分布,但对正常大鼠体内4种生物碱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未有明显影响,提示牛膝可能通过增加关节炎状态下三妙丸有效成分的组织分布,发挥引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