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110例(ACI组)、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90例(LACI组)和健康人群10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ox-LDL、CRP和MMP-9水平,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ACI组Ep、β、AI、PWVβ值增高,MMP-9、ox-LDL、CRP水平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LACI组比较,ACI组Ep、β、AI、PWVβ值增高,MMP-9、ox-LDL、CRP水平增高,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间TC、TG、FPG均无明显差异(P>0.05)。(2)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CRP、MMPs-9水平与β、PWVβ呈正相关(r=0.346、0.305,0.686、0.835,0.664、0.712,P均<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CRP和MMP-9与颈动脉β、PWVβ有明显相关性,三者均是早期发现动脉弹性病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春 《疑难病杂志》2009,8(6):371-371
患者,男,43岁,自2003年1月无明显诱因突发近期记忆力减退。头颅CT:左颞叶低密度灶。脑脊液常规:白细胞3×10^6/L,糖、氯化物、蛋白正常。拟诊脑梗死给予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15d后好转。2004年3月复查头颅CT:左颞叶低密度灶消失。2004年6月再次出现记忆力减退,查体主要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近期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差。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6、24、72h。将1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TUNEL凋亡法检测分析脑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凋亡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凋亡细胞阳性数目增多;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及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P〈0.05);康脑液1号2组大鼠梗死灶面积减小,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阳性数目减少,而梗死灶中心凋亡细胞阳性数目增多;康脑液1号A组与康脑液1号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对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SSR检测,另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和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平均起始潜伏期(1.76±1.49)s,平均波幅(1.45±0.81)mV;脑卒中组分别为(1.46±1.26)s、(2.29±0.41)mV;糖尿病组分别为(1.48±1.29)s、(2.32±0.44)mV.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与后两组SSR的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的脑卒中患者和60%的糖尿病患者可引出SSR,而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仅15%可正常引出SSR,85%患者至少有一侧肢体SSR异常,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波形消失,且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P<0.05).结论 SSR可作为评价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简便易行、安全无创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5.
气垫床在多发性压疮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发病过程,在长期卧床、瘫痪、营养不良等病人的骨突出部位较易发生[2].压疮一旦形成,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压疮病人80例,通过应用气垫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甘露糖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基因第一号外显子54位密码子(Exon I 54)点突变情况,同时测定血浆MBL水平.方法 选择180例ICVD患者(ICVD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试两组MBL Exon I 54点突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e adsorption assay,ELISA)测定MBL水平.结果 (1)ICVD组和对照组血浆MBL水平分别为(3 372±661)μg/L和(2 065±196)μ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ICVD组、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VD与MBL的关系在脑血管病的机制探讨及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班旭英 《河北医药》2013,(17):2672-2673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而老年人脑血管病的防治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为此我们对146例高校老年教师的脑血流图进行了普查分析,研究高校老年教师脑血流图的特征及变化规律,以便发现老年人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和病理生理变化。利于老年人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38.
危重疾病致多发神经病危象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7~65岁。意识情况:昏迷3例,嗜睡2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均经头CT或MRI及脑脊液证实。合并症:单纯肺部感染1例。肺部感染、肾脏功能衰竭2例。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2例。5例均做气管切开,长期鼻饲。其中不能脱离呼吸机者1例。发现多发神经症危象(CIP)时间:分别为治疗原发病的第3~4周。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健侧或四肢肌力下降2~3级,肌张力减低,明显的肌萎缩,腱反射消失。5例患者肌电图检查:肌肉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非优势半球出血性镜像卒中(hemorrhagic mirror stroke of non-dominant hemisphere, HMSNH)前后患者语言功能、非优势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以及大脑脚非对称性比 例(asymmetry rate of cerebral peduncle,ARCP)与这些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6月16例HMSN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MSNH后1周内最早的 MRI数据测量ARCP,根据首次卒中后1周内的功能MRI数据测量双侧大脑脚层面传导束各向异性分 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比较HMSNH发生前后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非优势侧肢体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 -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变化, 分析ARCP与HMSNH后AQ、FMA评分、BI及FA值的相关性,以及ARCP与HMSNH前后AQ、FMA评分、BI差值的 相关性。 结果 首次卒中后同侧大脑脚FA值低于对侧(0.35±0.19 vs. 0.87±0.10,P <0.001),且与ARCP 呈负相关(r =-0.871,P <0.001)。HMSNH前后AQ分别为77.59±7.00分、39.31±14.46分,FMA评分分 别为90.38±5.16分、58.13±16.08分,BI分别为94.69±4.99分、53.75±1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RCP与HMSNH后AQ(r =-0.739,P =0.001)、FMA评分(r =-0.807,P <0.001)、BI(r =-0.757, P<0.001)呈负相关,与HMSNH前后AQ(r =0.717,P =0.002)、FMA评分(r =0.885,P <0.001)、BI(r =0.722, P =0.002)差值呈正相关。 结论 ARCP与HMSNH发生后患者语言功能、非优势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关系密切, ARCP与HMSNH发生后上述功能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非快速眼球运动期(NREM)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多导睡眠图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56例急性脑梗死伴NREM睡眠障碍患者(病例组)和同期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病例组NREM睡眠S1期[(155.58±47.94)min]长于对照组[(110.00±38.76)min],NREM睡眠S2期[(80.75±33.05)min]、S3+S4期[(15.01±12.79)min]均短于对照组[(120.02±28.08)、(66.32±18.92)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MoCA中视空间与执行总分[(4.61±0.43)分],命名总分[(3.00±0.01)分]均高于病例组[(2.36±0.98)、(2.38±0.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例组时间定向[(2.76±1.51)分]、注意计算[(2.50±1.96)分]、延迟记忆[(1.50±0.62)分]、结构能力[(0.51±0.43)分]得分低于对照组[(4.76±0.38)、(2.62±0.42)、(2.65±0.42)、(1.00±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NREM睡眠S2期、S3+S4期时间缩短,认知功能下降,睡眠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