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63篇
  3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7 毫秒
31.
目的探析利伐沙班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利伐沙班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7%(61/68)高于对照组的67.6%(4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活酶时间(PT)长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13.4±2.7)分、ADL评分(83.0±11.8)分,高于对照组的(9.5±2.7)、(63.8±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6/68)高于对照组的7.3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栓塞可显著抑制患者血小板聚集,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找,总结出现行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终制定出合理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中管理组织和相关机制较不健全,且领导重视程度和支持度均不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仍有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对此追溯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只有感染管理工作得到科学合理的对待和改善,医院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对患者负责。  相似文献   
34.
中医学向来重视以预防为主[1],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脑卒中病是急危重症,未病先防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川芎嗪、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随机的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复方丹参20ml,qd静脉滴注;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qd,po;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川芎嗪注射液160mg,qd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qd静脉滴注。治疗14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按照硬币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31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将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就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患者DN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机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7.
芦晓宏 《四川中医》2020,38(3):102-105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ICVD患者19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通窍活血汤,连续治疗一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糖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58%,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Barthel(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血浆黏度(PV)、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AI)及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低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能改善ICVD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糖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认识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的疗效与优势,了解中医传统康复方法的有效性,对比中医及西医的心脏康复方法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各自的优势,引起对中医心脏康复的重视。意义:通过以往文献的查阅与回顾,本文阐述了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方法的巨大潜力与优势,展现传统康复治疗的疗效,简述对更多的中医传统康复项目的优势的理解,浅谈中医传统康复运动的有效性、科学性与可行性,积极响应十九大发布的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并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康复疗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中医又称"中风",多发于中老年人群。AIS由动脉栓塞与动脉狭窄性闭塞导致,其发病率高,发病后溶栓时间窗较窄,造成患者致死率高、抢救后后遗症严重的特点,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针对AIS患者的药物治疗以阿司匹林与胞二磷胆碱钠为主。臭氧疗法是利用臭氧较氧气相比更好的溶解性与氧化性,已开始运用于AIS患者的愈后治疗。本研究在AIS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臭氧疗法,寻找AIS更好的治疗方案;并结合对患者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AFP)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的检测,进一步探索臭氧疗法治疗AIS的作用机制,为AIS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前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患者来自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初步经二维超声筛查符合CEA术治疗,且预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三维超声成像重建。探讨其检查结果与应用价值。结果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成像在显示斑块的大小、形态、累及范围上可以提供相似的诊断信息,但在斑块的立体结构、表面形态上三维超声图像较之二维更清晰直观,在评价斑块的稳定性上三维超声明显优于二维超声。结论对行CEA术的患者术前进行颈动脉三维超声重建,可以有效显示斑块空间结构,评价斑块稳定性,提供客观信息和准确诊断,为术前选择治疗方式及最佳手术时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