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江西地区灰花纹鹅膏菌中毒首发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花纹鹅膏菌是一种剧毒野生蕈 ,以往报道仅在日本和中国湖南分布生长 ,1996年于湖南首次发现该蕈中毒事件[1] 。 2 0 0 1年 9月初 ,江西省永修县发生一起群体灰花纹鹅膏菌中毒事件 ,13例中毒发病 ,6例死亡。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结果1.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男 6例 ,女 7例 ,年龄 6~ 6 4岁 ,平均年龄 4 2 .5岁 ,来自不同的乡、村四个家庭 ,均于起病前食用山区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或蘑菇汤史 ,家庭中未食用蘑菇者未发病。现场采摘及食剩的蘑菇标本经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真菌研究室鉴定系灰花纹鹅膏菌。1.2 临床表现13例…  相似文献   
22.
五氯酚钠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被广泛用来杀灭钉螺,但对人畜、水生生物亦有较大毒性,而且死亡率很高。我院于1980年6月收治一批因集体食用混有五氯酚钠的饭菜所致的急性中毒病人28例,其中有严重中毒表现的8例,我们使用了冬眠疗法均获痊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胃癌溃疡形成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传统的钡餐和胃镜检查。近来应用B超探查胃肿瘤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实用特性,就40例经钡餐与B超对照探查的胃癌溃疡病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它在探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上有实际意义。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4.
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董德懋,早年毕业于施今墨先生创办之华北国医学院,悬壶北京五十余年,医学渊博,经验丰富,善治内、妇、儿科杂病。1971年随首都医疗队莅临我院工作一年余,笔者有幸较长时间随董师临诊,深得其教诲。现选录其中医案四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单纯经右侧入路联合反向染色法完整切除肝尾状叶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尾状叶肝癌伴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对患者的肝功能及肿瘤情况进行严密评估,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患者成功行右侧入路联合反向染色法(对肝右后叶染色区分尾状叶的右侧边界)完整切除肝尾状叶,术中未阻断入肝血流、出肝血流、下腔静脉,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单纯行右侧入路联合反向染色法完整切除肝尾状叶肿瘤破裂出血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术后辅助化疗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122例NSCLC患者均接受肺癌完全性切除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癌组织以及其中48例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中IGF-1R表达情况.结果 NSCLC组织中IGF-1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IGF-1R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吸烟史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IGF-1R阳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DFS)、中位总生存时间(mOS)显著短于IGF-1R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SCLC中IGF-1R表达与其临床特征指标有一定的关系,且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2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62例DSA造影阴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行18例再次行DSA造影,5例行CTA复查,4例行MR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5例,微小血管畸形1例: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阴性行动脉瘤或其他病变的可能,必要时应行重复造影.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辅助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永修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4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呼吸力学、炎症指标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吸入氧浓度(Fi O2)、气道峰压(PI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潮气量(VT)、吸气/呼吸周期时间比(Ti/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平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之上给予补肺健脾平喘汤。2组治疗3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及试验组治疗后均FVC、FEV1、FEV1/FVC有所提高,2组治疗后进行比较,试验组FVC、FEV1、FEV1/FVC提高程度率均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健脾平喘汤能够有效控制COPD缓解期症状,同时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对高脂饲养大鼠肠黏膜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英夫利昔单抗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模,6 w后IR大鼠造模成功。模型组继续高脂饲料喂养6 w,治疗组在高脂饲料喂养基础上分别于0,2,4 w给予英夫利昔单抗肌注(3 mg/kg)1次。于6 w处死大鼠,颈总动脉取血并取小肠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0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含量;HE染色检测大鼠肠黏膜形态;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小肠组织核因子(NF)-κB p65、pp65、IκBα、p-IκBα、闭合蛋白(ZO-1)、咬合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R大鼠血清中FPG、FINS水平显著上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下降,大鼠小肠黏膜损害程度较深,炎症细胞浸润较多,血清中DAO、D-乳酸及TNF-α含量上升,IL-10含量下降,NF-κB p65及IκBα磷酸化水平升高,ZO-1及咬合蛋白表达量下降;英夫利昔单抗可显著抑制此变化。结论英夫利昔单抗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来调节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并间接影响TNF-α诱导的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大鼠肠黏膜功能,治疗大鼠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