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及根管消毒作用机制。方法 将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对照组用传统根管暂封药物(樟脑酚、甲醛甲酚),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别观察各组根管封药半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于有窭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消毒。瘘道闭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90例患者的手术护理.结果 9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正确合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在股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6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将临床路径引入到健康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功能恢复及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骨折健康教育中的实施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康复锻炼技巧,并能积极采取有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4.
余勤慧 《首都医药》2011,(24):23-23
目的通过对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和糖耐量试验,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发病率,探讨妊娠期孕妇血糖筛查的价值,从而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方法对妊娠24~32周孕妇进行筛查,受检者行50g葡萄糖负荷试验,血糖值≥7.8mmol/L者进行下一次75g葡萄糖耐量检测。结果按NDDG的标准筛查GDM患病率达到3.97%,且孕妇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结论对孕妇常规进行血糖筛查很有必要,可以提高孕产妇预防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剑  武华  陈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26-27,30
目的:寻找一种构建动物大肠癌模型成功率高、周期短的方法,为大肠癌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三组,二甲基肼组23只,环磷酰胺组23只,对照组14只。二甲基肼组在大鼠皮下注射二甲基肼,8周后直肠黏膜下注射大肠癌细胞;对照组仅皮下注射二甲基肼8周;环磷酰胺组直肠黏膜下注射癌细胞前24h,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结果:直肠黏膜下注射癌细胞2周后,共52只大鼠完成实验,二甲基肼组有10只(50.0%)大鼠直肠黏膜可见癌结节形成;环磷酰胺组6只(30.0%)大鼠形成癌结节;对照组有4只(33.3%)大鼠直肠黏膜可见结节,其中,3只(25.0%)为不典型增生,1只(8.3%)为癌结节。二甲基肼组成功率较环磷酰胺组及对照组高(均P〈0.01),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二甲基肼的基础上,直肠黏膜下注射大肠癌细胞可成功诱发大鼠大肠癌,并优于免疫抑制为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择5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原发性昏迷时间>12 h,中医辨证为瘀阻清窍型和痰迷清窍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鼻饲自拟将军醒神汤(由大黄、麝香、当归、川芎、赤芍、生地、桃仁、红花、益母草、泽兰、穿山甲组成),并随证加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昏迷持续时间、GCS评分、临床症状、体征及二次颅脑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组显效率(28.57%)、有效率(35.71%)及总有效率(78.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29%、17.86%和57.14%);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12.6±4.6)分]高于对照组[(9.4±4.7)分],而昏迷持续时间[(10.8±5.1)d]及二次颅脑损伤发生率(39.29%)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6.4±6.6)d,64.29%],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以行气、活血、逐瘀、化痰、通络、开窍醒脑为治法的将军醒神汤加减配合西医治疗对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疗效,能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二次颅脑损伤发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7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6例,失访9例.20例经过全面药物治疗且遵照健康指导意见,临床症状得到缓解;33例持续接受药物治疗临床症状得到缓解;13例因不能耐受口服和外用药物而改用其他药物.结论 加强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的结合是功能性便秘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取餐后2h血糖≥13.9 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早餐前一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晚餐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32例,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口服,3次/d,观察治疗16周后一天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6周后血糖、HbAlc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7个时点血糖显示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前、午餐后2 h、晚餐后2 h、睡前血糖共6个时点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餐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一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且安全,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21日笔者所在医院儿科成功救治19名误服桐油果中毒的儿童,经及时救治与护理,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笔者参与整个救治护理过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32岁,孕5产2。因停经75天、少量阴道出血18天、下腹痛2小时于2006年10月28日19时30分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30天,经期5~6天,末次月经2006年8月14日,经量略少于平时经量,停经后无早孕反应,9月27日在上海市人民医院查血HCG3300mIU/ml,B超宫内未见孕囊,收住院观察,被患者拒绝。10月2日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B超示宫内枯萎孕囊,要求药物流产,做完体检排外药物流产禁忌后即给予米非司酮25mg每天二次口服三天,第四天晨来院服米索前列醇0.6mg并留院观察,嘱其间出血多或腹痛随诊.可患者未遵医嘱一直在家服药,诉服完米索后半小时感轻微腹胀,无阴道出血及组织排出,一直未复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